按拼音查找

第三个字是之的成语

????:2020-06-03 14:54

灵蛇之珠

成语拼音

líng shé zhī zhū

成语解释

即隋珠。原比喻无价之宝。后也比喻非凡的才能。

成语出处

《淮南子·说览冥训》:“譬如惰侯之珠,和氏之璧,得之者富,失之者贫。”

池中之物

成语拼音

chí zhōng zhī wù

成语解释

池:池塘。比喻没有远大抱负的人

成语出处

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吴志·周瑜传》:“恐蛟龙得云雨,终非池中之物也。”

出头之日

成语拼音

chū tóu zhī rì

成语解释

出头:摆脱困境等。指从困厄、冤屈、压抑的处境中摆脱出来的日子。

成语出处

元·无名氏《庞娟夜走马陵道》第三折:“如今佯推风疾举发,白日里与儿童作戏,到晚间共羊犬同眠。不知几时才得个出头之日。”

九层之台,起于累土

成语拼音

jiǔ céng zhī tái,qǐ yú lěi tǔ

成语解释

累:堆迭,积聚。九层高台,是从一筐土开始堆积起来的。比喻欲成大事,须从基础做起

成语出处

春秋·楚·李耳《老子》第64章:“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;九层之台,起于累土;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”

经验之谈

成语拼音

jīng yàn zhī tán

成语解释

言谈有实践作为根据、切实、可靠。

成语出处

巴金《寒夜》:“‘钟老这是经验之谈啊!’小潘大声笑着说。”

葭莩之亲

成语拼音

jiā fú zhī qīn

成语解释

葭莩:芦苇杆内壁的薄膜。比喻关系疏远的亲戚。

成语出处

《汉书·中山靖王传》:“今群臣非有葭莩之亲。”

不舞之鹤

成语拼音

bù wǔ zhī hè

成语解释

舞:舞蹈。不舞蹈的鹤。比喻名不副实的人。也用来讥讽人无能。 >> 不舞之鹤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排调》:“昔羊叔子有窑主善舞,尝向客称之。客试使驱来,氃氋而不肯舞。”

止足之戒

成语拼音

zhǐ zú zhī jiè

成语解释

止:懂得适可而止;足:知道满足;戒:戒心。指要以知止和知足为戒,不要不知满足

成语出处

南朝·梁·任荤《王文宪集·序》:“安以岁暮之期,申以止足之戒。”

有生之年

成语拼音

yǒu shēng zhī nián

成语解释

一生之中最后的年月,即余年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68回:“俾臣得保蚁命,此后有生之年,莫非主上所赐,惟求格外垂怜。”

一丘之貉

成语拼音

yī qiū zhī hè

成语解释

丘:土山;貉:一种形似狐狸的野兽。一个土山里的貉。比喻彼此同是丑类,没有什么差别。 >> 一丘之貉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汉书·杨恽传》:“若秦时但任小臣,诛杀忠良,竟以灭亡,令亲任大臣,即至今耳,古与今如一丘之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