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第三个字是之的成语
雨露之恩
成语解释
滋生万物的雨露的恩情。比喻恩泽、恩情。
成语出处
唐·刘禹锡《苏州谢上表》:“江海远地,孤危小臣。虽雨露之恩,幽遐必被;而犬马之恋,亲近为荣。”明·程登吉《幼学琼林·天文》:“望切者,若云霓之望;思深者,如雨露之恩。”
礼仪之邦
成语解释
礼仪:礼节和仪式;邦:国家。指讲究礼节和仪式的国家。
成语出处
章诒和《往事并不如烟·最后的贵族》:“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,现在却连同城而居的好朋友都不能见面,还美其名曰文化大革命,一点文化也没有。”
自知之明
成语解释
自知:自己了解自己;明:看清事物的能力。指了解自己的情况,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。 >> 自知之明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《老子》第三十三章:“知人者智也,自知者明也。”
寄豭之猪
成语解释
寄:寄存;豭:公猪。寄放在别人家的公猪。比喻私闯别人家淫乱的男子。
成语出处
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夫为寄豭,杀之无罪,男秉义程。”司马贞索隐:“豭:牡猪也,言夫淫他室,若寄豭之猪也。”
陈蔡之厄
成语解释
厄:灾难。原指孔子及其弟子从陈国到蔡国的途中被围困,断绝粮食的事。后比喻旅途中遇到食宿上的困难。 >> 陈蔡之厄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君子之厄于陈蔡之间,无上下之交也。 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尽心下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