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
第三个字是之的成语

????:2020-06-03 14:54

发轫之始

成语拼音

fā rèn zhī shǐ

成语解释

发轫:撤荡撑住车轮的木头,启动车辆启程。比喻事情的发端

成语出处

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128回:“以李彦青一生事业而论,此时还不过发轫之始。”

白头之叹

成语拼音

bái tóu zhī tàn

成语解释

指妇女被遗弃而作晚景凄凉之叹。

成语出处

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四本第一折:“此身皆托于足下,勿以他日见弃,使妾有白头之叹。”

百年之业

成语拼音

bǎi nián zhī yè

成语解释

百年的事业。指长远的事业。

成语出处

东汉·班固《西都赋》:“国藉十世之基,家承百年之业。”

百舌之声

成语拼音

bǎi shé zhī shēng

成语解释

比喻唠叨、多嘴。

成语出处

《淮南子·说山训》:“人有多言者,犹百舌之声;人有少言者,犹不脂之户。”

祝鮀之佞

成语拼音

zhù tuó zhī nìng

成语解释

祝鮀,春秋卫人,能言善辩,或指其善以巧言媚人,后因以为佞人的典型。

成语出处

《论语·雍也》:“不有祝鮀之佞,而有宋朝之美,难乎免於今之世矣。”

郑卫之声

成语拼音

zhèng wèi zhī shēng

成语解释

郑卫: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。指春秋战国时郑、卫等国的民间音乐

成语出处

汉·刘向《新序·杂事》:“寡人今日听郑卫之声,呕吟感伤,扬激楚之遗风。”

知人之明

成语拼音

zhī rén zhī míng

成语解释

能看出人的品行才能的眼力。

成语出处

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吴祐传》:“吴季英有知人之明,卿且勿言。”

一己之见

成语拼音

yī jǐ zhī jiàn

成语解释

指一个人的意见。

成语出处

宋·周煇《清波杂志》卷八:“近时曾公端伯亦编皇宋百家诗选,去取任一己之见。”

糟糠之妻

成语拼音

zāo kāng zhī qī

成语解释

糟糠:穷人用来充饥的酒渣、米糠等粗劣食物。借指共过患难的妻子。 >> 糟糠之妻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后汉书·宋弘传》:“(光武帝)谓弘曰:‘谚言贵易交,富易妻,人情乎?’弘曰:‘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,糟糠之妻不下堂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