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第三个字是自的成语
神色自若
成语解释
自若:如常,象原来的样子。神情脸色毫无异样。形容态度镇静。 >> 神色自若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任诞》:“文王曰:‘嗣宗毁顿如此,君不能共忧之,何谓?且有疾而饮酒食肉,固丧礼也。’籍饮啖不辍,神色自若。”
顾盼自得
成语解释
顾盼:左顾右盼;自得:自己很得意。环顾四周,觉得自己很了不起。形容得意忘形
成语出处
王朔《无人喝彩》:“犹如脚底抹油,犹如乘风滑翔,钱康神采奕奕,顾盼自得,仿佛他是天下自我感觉最好的人。”
反侧自安
成语解释
反侧:翻来复去难以入睡,心神不安的样子。让那些心神不安的人自然而然地安下心来。表示安抚人心的措施很奏效。 >> 反侧自安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收文书,得吏人与郎交关谤毁者数千章。光武不省,会诸将军烧之。曰:‘令反侧子自安。’ 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上》
意气自若
成语解释
自若:不改常态,还像原来的样子。神情自然如常。比喻遇事神态自然,十分镇静。亦作“意气自如”。
成语出处
《汉书·李广传》:“广为匈奴所败,吏士皆无人色,广意气自若。”
自衒自媒
成语解释
自我夸耀,自作介绍。 三国 魏 曹植 《求自试表》:“夫自衒自媒者,士女之醜行也。”《隋书·李谔传》:“自衒自媒,都無慚恥之色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