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
第三个字是自的成语

????:2020-06-03 16:00

超然自引

成语拼音

chāo rán zì yǐn

成语解释

指超脱世事,自动引退。

成语出处

晋·陆机《豪士赋序》:“借使伊人,颇览天道。知尽不可益,盈难久持。超然自引,高揖而退。”

怅然自失

成语拼音

chàng rán zì shī

成语解释

怅然: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。形容神志迷乱,像失去什么似的样子。

成语出处

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雅量》:“殷怅然自失。”

举止自若

成语拼音

jǔ zhǐ zì ruò

成语解释

自若:象原来的样子。举动不失常态。形容临事镇定,举动不失常态。

成语出处

《资治通鉴·唐高祖武德六年》:“孝恭将发,与诸将宴集,命取水,忽变为血,在坐皆失色,孝恭举止自若。”

斤斤自守

成语拼音

jīn jīn zì shǒu

成语解释

斤斤:拘谨的样子。谨小慎微,自求无过。

成语出处

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锦瑟》:“生斤斤自守,不敢少致差(蹉)跌。”

杜门自绝

成语拼音

dù mén zì jué

成语解释

杜门:关门不出;绝:断绝。闭门不出,将自己与外界隔绝。

成语出处

《汉书·张陈王周传赞》:“及吕后时,事多故矣,平竟自免,以智终,王陵庭争,杜门自绝,亦各其志也。”

不打自招

成语拼音

bù dǎ zì zhāo

成语解释

旧指没有用刑就招供。比喻做了坏事或有坏的意图自我暴露出来。 >> 不打自招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十七回:“也是个不打自招的怪物,他忽然说出道:后日是他母难之日,邀请诸邪来作生日。”

敝帚自享

成语拼音

bì zhǒu zì xiǎng

成语解释

犹言敝帚自珍。比喻东西虽不好,自己却很珍惜。

成语出处

清·包世臣《艺舟双楫·书刘文清后》:“唯余事斯,素有微契,而敝帚自享,从无连篇累牍之作。”

闭合自责

成语拼音

bì gé zì zé

成语解释

指关起门来自我反省。同“闭合思过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汉书何并传》:“诩(严诩)本以孝行为官,谓掾史为师友,有过辄闭合自责,终不大言。”

闭阁自责

成语拼音

bì gé zì zé

成语解释

指关起门来自我反省。同“闭阁思过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汉书何并传》:“诩(严诩)本以孝行为官,谓掾史为师友,有过辄闭阁自责,终不大言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