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
第四个字是鼓的成语

????:2020-06-03 16:01

大张旗鼓

成语拼音

dà zhāng qí gǔ

成语解释

张:陈设,展示;旗鼓:旗帜和战鼓。形容进攻的声势和规模很大。也形容群众活动声势和规模很大。

成语出处

清 张春帆《宦海》:“李参戎带着这些人陆续出了镇南关,便大张旗鼓,排齐队伍,浩浩荡荡地向前进发。”

撞钟伐鼓

成语拼音

zhuàng zhōng fá gǔ

成语解释

奏乐,指寺院的晨钟暮鼓

成语出处

柳亚子《论诗五绝答鹅雏》:“撞钟伐鼓几人知?王薼清言世已非。”

偃旗卧鼓

成语拼音

yǎn qí wò gǔ

成语解释

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,不让敌人觉察。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。同“偃旗息鼓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梁书·王僧辩传》:“及贼前锋次江口,僧辩乃命众军,乘城固守,偃旗卧鼓,安若无人。”

开台锣鼓

成语拼音

kāi tái luó gǔ

成语解释

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的开头部分。也比喻一个事件的开头。

成语出处

毛泽东《新民主主义论》:“我的粗枝大叶的东西,就当作一番开台锣鼓好了。”

悬羊击鼓,饿马提铃

成语拼音

xuán yáng jī gǔ,è mǎ tí líng

成语解释

悬:吊挂。把羊吊起来,使羊脚乱动击鼓;把铃吊在饿马的蹄子上发出声音。古代作战时使用空营诱惑敌人

成语出处

元·无名氏《千里独行》楔子:“俺今夜倒下个空营,着悬羊击鼓,饿马提铃。”

重兴旗鼓

成语拼音

chóng xīng qí gǔ

成语解释

犹言重整旗鼓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新广东武生《黄萧养回头》:“现下招集人才,团练军马,倘有机会可乘,一定重兴旗鼓。”

渔阳鞞鼓

成语拼音

yǔ yáng pí gǔ

成语解释

指公元755年安禄山于渔阳举兵叛唐事。鞞鼓,骑兵用的小鼓。后亦用为外族侵略之典。

成语出处

唐·白居易《长恨歌》:“渔阳鞞鼓动地来,惊破《霓裳羽衣曲》。”

偃旗仆鼓

成语拼音

yǎn qí pú gǔ

成语解释

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,不让敌人觉察。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。同“偃旗息鼓”。

成语出处

宋·苏洵《权书·法制》:“偃旗仆鼓,寂若无气,严戢兵士,敢哗者斩。”

扬铃打鼓

成语拼音

yáng líng dǎ gǔ

成语解释

比喻大声张扬。

成语出处

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62回:“要是一点子小事便扬铃打鼓,乱折腾起来,不成道理。”

卧旗息鼓

成语拼音

wò qí xī gǔ

成语解释

息鼓:停止敲鼓。放倒旗子,停止敲鼓。指隐蔽行军,不暴露目标

成语出处

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蜀志·诸葛亮传》裴松之注引郭冲三事曰:“亮意气自若,敕军中皆卧旗息鼓,不得妄出庵幔,又令大开四城门,扫地却酒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