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
第四个字是立的成语

????:2020-06-03 16:01

面墙而立

成语拼音

miàn qiáng ér lì

成语解释

比喻不学之人,如面对墙壁而立,一无所见。

成语出处

《尚书·周官》:“不学墙面。”孔安国传:“人而不学,其犹正墙面而立。”

垂手恭立

成语拼音

chuí shǒu gōng lì

成语解释

垂:低下;垂手:表示恭敬。形容恭敬地站在旁边随时听从吩咐

成语出处

《武松演义》第十回:“武松从纱帐里望出来,看见施福、施寿还是垂手恭立,便招呼道:‘贵家院为何不去?我没事了。’”

重足而立

成语拼音

chóng zú ér lì

成语解释

叠足而立,不敢迈步。形容恐惧。 >> 重足而立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西汉·贾谊《过秦论》下:“故使天下之士,倾耳而听,重足而立,阖口而不言。”

势不并立

成语拼音

shì bù bìng lì

成语解释

势:情势,状况;并立:并存。指敌对的双方不能同时存在。比喻矛盾不可调和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刘琨传》:“臣与二虏,势不并立。”

顽廉懦立

成语拼音

wán lián nuò lì

成语解释

使贪婪的人能够廉洁,使怯弱的人能够自立。旧时形容感化力量之大。

成语出处

《孟子·万章下》:“故闻伯夷之风者,顽夫廉,懦夫有立志。”

三分鼎立

成语拼音

sān fēn dǐng lì

成语解释

比喻三方分立,互相抗衡。同“三分鼎足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魏书·匈奴刘聪等传序》:“论土不出江汉,语地仅接褒斜,而谓握皇符,乘帝籍,三分鼎立,比踪王者。”

侧足而立

成语拼音

cè zú ér lì

成语解释

形容有所畏惧,不敢正立。

成语出处

《后汉书·吴汉传》:“汉性强力,每从征伐,帝未安,恒侧足而立。”

哀毁瘠立

成语拼音

āi huǐ jī lì

成语解释

旧时形容在父母丧中因过度悲伤而瘦得只剩一把骨头。

成语出处

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十二回:“众亲戚已到,商量在本族亲房立了一个儿子过来,然后大殓治丧。蘧公子哀毁瘠立,极尽半子之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