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第四个字是明的成语
偶烛施明
成语解释
偶:双;施:施行。两支蜡烛大放光明。比喻两种事物相得益彰
成语出处
汉 王符《潜夫论》:“尧舜之德,譬犹偶烛施明于幽室也,前烛照之,后烛益明,非前烛昧,后烛彰也,乃二烛相因而成大光。”
黜幽陟明
成语解释
指黜退昏愚的官员,晋升贤明的官员。
成语出处
《宋书·邓琬传》:“孤以不才,任居藩长,大惧宗稷,歼覆待日。故招徒楚郢,飞檄京甸,志遵前典,黜幽陟明,庶七庙复安,海昏有绍。”
鬼瞰高明
成语解释
指鬼神窥望显达富贵人家,将祸害其满盈之志。同“鬼瞰其室”。
成语出处
《隋书·裴肃传》:“窃见高熲以天挺良才,元勋佐命,陛下光宠,亦已优隆。但鬼瞰高明,世疵俊异,侧目求其长短者,岂可胜道哉!”
蔽聪塞明
成语解释
蔽:遮;聪:听觉灵敏;明:香得清楚。掩住耳朵,挡住眼睛。比喻对客观事物不闻不问。
成语出处
鲁迅《且介亭杂文 病后杂谈》:“二是对于现实要‘蔽聪塞明’,麻木冷静,不受感触。”
憎爱分明
成语解释
憎:恨。恨什么,爱什么,界限清楚,态度鲜明。
成语出处
周恩来《向雷锋同志学习》题词:“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,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,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,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