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
第四个字是木的成语

????:2020-06-03 16:01

浮石沈木

成语拼音

fú shí shěn mù

成语解释

亦作“ 浮石沉木 ”。喻是非颠倒。 汉 陆贾 《新语·辨惑》:“夫衆口之毁譽,浮石沉木,羣邪所抑,以直爲曲。”《三国志·魏志·孙礼传》:“竊聞衆口鑠金,浮石沈木,三人成市虎,慈母投其杼。”沈,一本作“ 沉 ”。 清 钱谦益 《王奉尝烟客七十寿序》:“ 文肅 之股肱國本,眉目清流也,而不能免于浮石沉木之口。”

诽谤之木

成语拼音

fěi bàng zhī mù

成语解释

诽谤:引以为谏言;木:木牌。在交通要塞竖立木牌,让人们写上谏言。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孝文本纪》:“古之治天下,朝有进善之旌,诽谤之木,所以通治者而来谏者。”

声振林木

成语拼音

shēng zhèn lín mù

成语解释

形容歌声或乐器声高亢宏亮。 >> 声振林木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列子·汤问》:“抚节悲歌,声振林木,响遏行云。”

穷猿失木

成语拼音

qióng yuán shī mù

成语解释

猿猴失去了栖身的树木。比喻人漂泊流浪

成语出处

唐·杜甫《寄杜位》:“寒日经檐短,穷猿失木悲。”

连理之木

成语拼音

lián lǐ zhī mù

成语解释

不同根的树木而枝干连生在一起。古时认为是吉祥的征兆。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元帝记》:“一角之兽,连理之木。”

斩竿揭木

成语拼音

zhǎn gān jiē mù

成语解释

犹言斩木揭竿。

成语出处

清·褚人获《坚瓠补集·关社引》:“维兹六月,忽有斩竿揭木之事。”

罄山采木

成语拼音

qìng shān cǎi mù

成语解释

罄:完,尽。把山上的树木全部采光。比喻残酷剥削

成语出处

《旧五代史·唐书·张延朗传》:“若使罄山采木,竭泽求渔,则地官之教化不行,国本之伤残益甚,取怨黔首,是黩皇风。”

青黄沟木

成语拼音

qīng huáng gōu mù

成语解释

为无心仕进的典故。

成语出处

《庄子·天地》:“百年之木,破为牺尊,青黄而文之,其断在沟中。比犠尊于沟中之断,则美恶有间矣,其于失性一也。”

池鱼林木

成语拼音

chí yú lín mù

成语解释

比喻无辜而受连累,遭祸害。

成语出处

《淮南子·说山训》:“楚王亡其猿,而林木为之残;宋君亡其珠,池中鱼为之殚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