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
第四个字是裘的成语

????:2020-06-03 16:01

冬箑夏裘

成语拼音

dōng zhá xià qiú

成语解释

比喻不合时宜。

成语出处

语出《淮南子·精神训》:“知冬日之箑,夏日之裘,无用於己,则万物之变为尘埃矣。”

克嗣良裘

成语拼音

kè sì liáng qiú

成语解释

比喻能继承父祖的事业。同“克绍箕裘”。

成语出处

唐·向延之《兰亭始末记》:“与兄孝宾俱舍家入道,俗号永禅师。禅师克嗣良裘,精勤此业。”

爱手反裘

成语拼音

ài shǒu fǎn qiú

成语解释

比喻愚昧不辨本末。语本 汉 刘向 《新序·杂事二》:“ 魏文侯 出遊,見路人反裘而負芻。 文侯 曰:‘胡爲反裘而負芻?’對曰:‘臣愛其毛。’ 文侯 曰:‘若不知其裏盡而毛無所恃耶?’”《魏书·高祖纪上》:“去秋淫雨,洪水爲災,百姓嗷然,朕用嗟愍,故遣使者循方賑恤。而牧守不思利民之道,期於取辦,愛毛反裘,甚無謂也。”

集腋为裘

成语拼音

jí yè wéi qiú

成语解释

狐狸腋下的皮虽很小,但聚集起来就能制一件皮袍。比喻积少成多。同“集腋成裘”。

成语出处

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聊斋自志》:“集腋为裘,妄续《幽冥之录》。”

众毛攒裘

成语拼音

zhòng máo cuán qiú

成语解释

攒:聚;裘:皮衣。聚集许多小块皮毛,能够缝成一件皮衣。比喻积少成多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69回:“常言道:‘众毛攒裘。’”

千镒之裘,非一狐之白

成语拼音

qiān yì zhī qiú,fēi yī hú zhī bái

成语解释

镒:古代重量单位,1镒=20两;裘:皮衣。价值千金的皮衣不是一只狐狸腋下白毛制成。比喻治理国家需要众多贤才的力量

成语出处

战国·宋·墨翟《墨子·亲士》:“是故江河之水,非一源之水也;千镒之裘,非一狐之白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