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
第四个字是辱的成语

????:2020-06-03 16:07

蒲鞭示辱

成语拼音

pú biān shì rǔ

成语解释

对有过错的人用蒲做的鞭子抽打,只是为了使他感到羞耻,并不使他皮肉受苦。旧时用于宣扬官吏的所谓宽仁。 >> 蒲鞭示辱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快心编》第十回:“我若将此重棒责之,岂不是伤其肌肤,而使彼贻忧日后耶!古人有蒲鞭示辱则可矣。”

主忧臣辱

成语拼音

zhǔ yōu chén rǔ

成语解释

君主有忧患是作臣子的耻辱。

成语出处

宋·魏了翁《辞免督视军马乞以参赞军事从丞相行奏札》:“臣窃念主忧臣辱,义不得辞,跼蹐受命,退而差辟官吏、条列事目、调遣将士,凡所以为速发之计者,靡微不周。”

榆次之辱

成语拼音

yú cì zhī rǔ

成语解释

用以指无故受辱之典。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刺客列传》:“荆轲尝游过榆次,与盖聂论剑,盖聂怒而目之。”

身死名辱

成语拼音

shēn sǐ míng rǔ

成语解释

辱:玷辱。人死了声誉还受到了玷辱

成语出处

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76回:“但当以郑忽标题,专写三折,而未折证以鲁桓公之求援,而反致身死名辱。”

宁死不辱

成语拼音

níng sǐ bù rǔ

成语解释

宁愿被处死也不肯受辱。

成语出处

元·贾仲名《对玉梳》第三折:“待将咱所图,我宁死不辱。”

进荣退辱

成语拼音

jìn róng tuì rǔ

成语解释

以仕途的进升为光荣、降职为耻辱。

成语出处

唐·刘知畿《思慎赋》:“赋形天地,受气阴阳,生乐死哀,进荣退辱。”

栖遑之辱

成语拼音

qī huáng zhī rǔ

成语解释

栖遑:忙忙碌碌,奔波不定的样子。四处奔忙,不得安居的劳辱

成语出处

晋·陆机《演连珠》:“利尽万物,不能睿童昏之心;德表生民,不能救栖遑之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