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第四个字是若的成语
止谤莫若自修
成语解释
止:停止,平息;谤:指责。要阻止别人毁谤,最好的方法是修身
成语出处
《新唐书·魏谟传》:“谚曰:‘止寒莫若重裘,止谤莫若自修。’惟陛下崇千载之盛德,去一旦之玩好。”
言笑自若
成语解释
谈笑如常,十分镇定。
成语出处
《三国志·蜀志·关羽传》:“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,臂血流离,盈于盘器,而羽割灸引酒,言笑自若。”宋·欧阳修《泷冈阡表》:“其后修贬夷陵,太夫人言笑自若。”
谈笑自若
成语解释
自若:跟平常一样。指能平静地对待所发生的情况,说说笑笑,不改常态。 >> 谈笑自若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《三国志·吴书·甘宁传》:“城中士众皆惧,惟宁谈笑自若。”《后汉书·孔融传》:“融隐几读书,谈笑自若。”
神情自若
成语解释
自若:自然,不变常态。神情态度仍和原来一样。
成语出处
马南邨《燕山夜话·编一套“特技”丛书吧》:“举出最普通的例子来说,当你随便走进一家澡堂的时候,你就会发现有些老工人,能够在滚开的热水中拧手巾,神情自若,并不烫手。”
神色自若
成语解释
自若:如常,象原来的样子。神情脸色毫无异样。形容态度镇静。 >> 神色自若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任诞》:“文王曰:‘嗣宗毁顿如此,君不能共忧之,何谓?且有疾而饮酒食肉,固丧礼也。’籍饮啖不辍,神色自若。”
意气自若
成语解释
自若:不改常态,还像原来的样子。神情自然如常。比喻遇事神态自然,十分镇静。亦作“意气自如”。
成语出处
《汉书·李广传》:“广为匈奴所败,吏士皆无人色,广意气自若。”
神态自若
成语解释
神态:神情态度;自若:不拘束,不变常态。精神态度自如
成语出处
高阳《胡雪岩全传·平步青云》下册:“所以并不觉得失望,神态自若地问道:‘你们杭州的房子是怎样的格局?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