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第四个字是蛇的成语
一龙一蛇
成语解释
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,或显或隐,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更。
成语出处
《管子·枢言》:“一龙一蛇,一日五化之谓周。”《后汉书·冯衍传》:“一龙一蛇,与道翱翔,与时变化,夫岂守一节哉?”
封豕长蛇
成语解释
封:大;封豕:大猪;长蛇:大蛇。贪婪如大猪,残暴如大蛇。比喻贪暴者、侵略者。 >> 封豕长蛇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《左传·定公四年》:“吴为封豕长蛇,以荐食上国。”
飞鸟惊蛇
成语解释
像飞鸟入林,受惊的蛇窜入草丛一样。形容草书自然流畅。 >> 飞鸟惊蛇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《法书苑》:“唐时一僧释亚楼善草书,曾自题一联:‘飞鸟入林,惊蛇入草。’”
一度著蛇咬,怕见断井索
成语解释
一次被蛇咬了,看见井边断了的绳子也害怕。比喻在某事上吃了苦头,以后碰到类似的情况也会害怕
成语出处
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·龙门远禅师法嗣》:“赵州道:‘无意者如何?’师曰:‘一度著蛇咬,怕见断井索。’”
一年被蛇咬,三年怕草索
成语解释
比喻遭过一次挫折以后就变得胆小怕事。同“一年被蛇咬,十年怕井绳”。
成语出处
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一:“文若虚道:‘一年被蛇咬,三年怕草索。说到货物,我就没胆气了。只是守了这些银钱回去罢。’”
一夜被蛇咬,十日怕麻绳
成语解释
一次被蛇咬了,看见井边断了的绳子也害怕。比喻在某事上吃了苦头,以后碰到类似的情况也会害怕
成语出处
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73回:“真真‘一夜被蛇咬,十日怕麻绳’光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