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
第四个字是天的成语

????:2020-06-03 16:00

气焰熏天

成语拼音

qì yàn xūn tiān

成语解释

气焰:气势。形容盛气凌人,十分傲慢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李宝嘉《文明小史》第四十一回:“比时康太守正是气焰熏天,寻常的候补道都不在他眼里,这位因为是亲戚,所以还时时见面。”

扑地掀天

成语拼音

pū dì xiān tiān

成语解释

形容闹得很凶。

成语出处

唐·白居易《风雨晚泊》诗:“青苔扑地连春雨,白浪掀天尽日风。”

平步登天

成语拼音

píng bù dēng tiān

成语解释

比喻一下子就达到很高的地位或境界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22卷:“滞色已开,只在三日内自有奇遇,平步登天。”

蹐地局天

成语拼音

jí dì jú tiān

成语解释

形容戒慎小心。

成语出处

语出《诗·小雅·正月》:“谓天盖高,不敢不局,谓地盖厚,不敢不蹐。”

广乐钧天

成语拼音

guǎng yuè jūn tiān

成语解释

广乐:优美而雄壮的乐曲;钧天:古代神话传说指天的中央。指天上的音乐,仙乐。后形容优美雄壮的乐曲

成语出处

康有为《孔子改制考·叙》:“乃睹此广乐钧天,复见宗庙百官之美富。”

管中窥天

成语拼音

guǎn zhōng kuī tiān

成语解释

管:竹管;窥:从小孔或缝隙里看。通过竹管子的孔看天。比喻见闻狭隘或看事片面。

成语出处

《庄子·秋水》:“是直用管窥天,用锥指地也,不亦小乎?”

伏而咶天

成语拼音

fú ér shì tiān

成语解释

咶:以舌舔物。伏地以舌舔天。比喻所行与所求不一致,无法达到目的。

成语出处

《荀子·仲尼》:“辟之是犹伏而咶天,救经而引其足也。”

动地惊天

成语拼音

dòng dì jīng tiān

成语解释

惊:惊动;动:震撼。使天地惊动。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。

成语出处

唐·白居易《李白墓》诗:“可怜荒冢穷泉骨,曾有惊天动地文。”

拔地参天

成语拼音

bá dì cān tiān

成语解释

拔地:从地面上陡然耸立。参天:高耸到空中。形容高大和气势雄伟。同“拔地倚天”。

成语出处

郭沫若《春天的信号》:“虽然只是一根嫩苗,只要它不遭遇斧斤,我们可以预言,它一定会拔地参天。”

遗恨终天

成语拼音

yí hèn zhōng tiān

成语解释

指终身感到悔恨。

成语出处

佩蘅子《吴江雪》第十六回:“则我之身虽死犹幸,他日殉节,庶有名目。但恐辱抹爹娘,害他涉险,计不出此,遗恨终天矣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