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第四个字是兔的成语
东门逐兔
成语解释
用以作为为官遭祸,抽身悔迟之典。同“东门黄犬”。 >> 东门逐兔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《史记·李斯列传》载:秦二世二年七月,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诬陷,论腰斩咸阳市。临刑谓其中子曰:“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,岂可得乎!”
一雕双兔
成语解释
指三人并列显位,一人势盛而两人受其挟制。
成语出处
唐李林甫、张九龄、裴耀卿并为相,李抑扬张、裴自得,张裴二人罄折卑逊,时人窃言“一雕挟两兔”。见唐郑处诲《明皇杂录》卷下及《新唐书·李林甫传》。
狮子搏兔,亦用全力
成语解释
比喻对小事情也拿出全部力量认真对付。同“狮象搏兔,皆用全力”。
成语出处
茅盾《谨严第一》:“狮子搏兔,亦用全力——这一句成语,最足以说明艺术匠们之无往而不谨严,丝毫不肯随便,”
守株待兔
成语解释
株:露出地面的树根。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。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,不知变通。 >> 守株待兔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《韩非子·五蠹》记载: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,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,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,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