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夷攻夷 阅读更多 关于以夷攻夷 成语拼音 yǐ yí gōng yí 成语解释 使夷人自相攻伐。本是封建统治阶级对少数民族实行的一种民族分化政策。晚清时,亦指利用西方的科学技术来对付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。 成语出处 《汉书·晁错传》:“以蛮夷攻蛮夷,中国之形也。”颜师古注:“不烦华夏之兵,使其同类互相攻击也。”《明史·李材传》:“给事中唐尧钦等亦言:‘材以夷攻夷,功不可泯。’”
以夷治夷 阅读更多 关于以夷治夷 成语拼音 yǐ yí zhì yí 成语解释 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矛盾,使其互相冲突,削减力量,以便控制或攻伐。 成语出处 《明史·张祐传》:“以夷治夷,可不烦兵而下。”
以夷伐夷 阅读更多 关于以夷伐夷 成语拼音 yǐ yí fá yí 成语解释 夷:旧指外族或外国。指在军事上利用对方本身的矛盾,使自相冲突,削弱力量。 成语出处 《后汉书·邓训传》:“议者咸以羌胡相攻,县官之利,以夷伐夷,不宜禁护。”
视险如夷 阅读更多 关于视险如夷 成语拼音 shì xiǎn rú yí 成语解释 夷:平坦。走在危险的地方就象走在平地一样。比喻平安地渡过困境。 成语出处 汉·刘协《喻郭汜诏》:“今得东移,望远若近,视险如夷。”
放诸四夷 阅读更多 关于放诸四夷 成语拼音 fàng zhū sì yí 成语解释 放:放逐;四夷:古代对华夏族以外民族的蔑称。指放逐到四方边远地区 成语出处 鲁迅《对于批评家的希望》:“我所希望的不过愿其有一点常识,例如……出洋留学和‘放诸四夷’的区别,笋和竹的区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