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
第四个字是余的成语

????:2020-06-03 16:03

富富有余

成语拼音

fù fù yǒu yú

成语解释

形容东西量多,满足需要外,还有富余

成语出处

清·郭小亭《济公全传》第238回:“众位不必费心了,富富有余。”

拾人唾余

成语拼音

shí rén tuò yú

成语解释

比喻自己没有创同,只是抄袭别人的言论、见解。见“拾人涕唾”。

成语出处

梁启超《论内地杂居与商务关系》:“事事落人之后,拾人唾余。”

熏腐之余

成语拼音

xūn fǔ zhī yú

成语解释

熏腐:阉割。腐刑之后。指宦官

成语出处

宋·苏轼《论始皇汉宣李斯》:“彼自以为总明人杰也,奴仆熏腐之余何能为。”

枯朽之余

成语拼音

kū xiǔ zhī yú

成语解释

指衰病残年。

成语出处

宋·苏轼《代滕甫辩谤乞郡书》:“异日复得以枯朽之余,仰瞻天日之表。”

扫地无余

成语拼音

sǎo dì wú yú

成语解释

指彻底干净,毫无存留。同“扫地俱尽”。

成语出处

南朝·梁·任昉《天监三年笨秀才文》:“百王之敝,齐李斯甚,衣冠礼乐,扫地无余。”

事不有余

成语拼音

shì bù yǒu yú

成语解释

谓达到极点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四十回:“娘儿俩先哭了个事不有余,大家劝住,他便忙着到祠堂行礼。”

荡然无余

成语拼音

dàng rán wú yú

成语解释

荡:洗涤;荡然:干净的样子。全都毁坏,消失尽净。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或毁坏

成语出处

南朝·梁·任昉《为梁武帝集坟籍令》:“近灾起柏梁,遂逐渠阁,青编素简,一同煨烬,湘囊綖柣,荡然无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