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第四个字是争的成语
据理力争
成语解释
依据道理,竭力维护自己方面的权益、观点等。
成语出处
清·李宝嘉《文明小史》第三十八回:“老兄既管了一县的事,自己也应该有点主意。外国人呢,固然得罪不起,实在下不去的地方,也该据理力争。”
两虎相争
成语解释
两只老虎相互争斗。比喻力量强大的双方相搏斗。 >> 两虎相争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《战国策·秦策二》:“今两虎诤人而斗,小者必死,大者必伤。”《史记·春申君列传》:“天下莫强于秦楚,今闻大王欲伐楚,此犹两虎相与斗。”
蛮触之争
成语解释
蛮:蛮氏;触:触氏。《庄子》中的在蜗牛两角的两个小国,因细小的缘故而引起的争端。 >> 蛮触之争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有国于蜗之左角者,曰触氏,有国于蜗之右角者,曰蛮氏。时相与争地而战,伏尸数万,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。 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则阳》
触斗蛮争
成语解释
触和蛮,《庄子》寓言中蜗牛角上两个小国。见《庄子·则阳》。后以之比喻为私利而争斗。 >> 触斗蛮争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清·尤侗《注云飞·十空曲》:“竖子英雄,触斗蛮争蜗角中。”
两虎相争,必有一伤
成语解释
比喻两个强者互相搏斗,必然有一方要遭严重损害
成语出处
明·徐元《八义记·张维评话》:“我相公官至下大夫,不知为何,近日只要与上大夫赵正卿争朝,我想两虎相争,必有一伤。”
鹬蚌相争,坐收渔翁之利
成语解释
鹬:长嘴水鸟;蚌:有贝壳的软体动物。比喻双方争执不下,两败俱伤,让第三者占了便宜
成语出处
蔡东藩《唐史演义》第三回:“俟关中平定,据险养威,看他鹬蚌相争,坐收渔翁之利,也不为迟呢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