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
第一个字是白的成语

????:2020-06-03 16:01

白日青天

成语拼音

bái rì qīng tiān

成语解释

白天。表示强调。

成语出处

宋·杨万里《题太和宰卓士直寄新刻〈山谷快阁诗真迹〉》诗:“太史留题快阁诗,旧碑未必是真题。六丁搜出严家墨,白日青天横紫蜺。”

白面儒生

成语拼音

bái miàn rú shēng

成语解释

犹白面书生。指只知读书,阅历少,见识浅的读书人。有时含贬义。亦泛指读书人。

成语出处

《资治通鉴·晋孝武帝太元十二年》:“温详之徒,皆白面儒生,乌合为群,徒恃长河以自固;若大军济河,必望旗震坏,不待战也。”

白鱼登舟

成语拼音

bái yú dēng zhōu

成语解释

为殷亡周兴之兆。同“白鱼入舟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汉书·终军传》:“盖六鶂退飞,逆也;白鱼登舟,顺也。”颜师古注引臣瓒曰:“谓武王伐殷而鱼入王舟,象征而必获,故曰顺也。”

白眼相看

成语拼音

bái yǎn xiāng kàn

成语解释

看别人时眼睛朝上或旁边,现出白眼珠,表示轻蔑,不屑一顾,对人不礼貌。

成语出处

宋·杨万里《诚斋集·都下和同舍李元老承信赠诗之韵》第四卷:“尽今俗客不妨来,白眼相看勿分剖。”

白衣公卿

成语拼音

bái yī gōng qīng

成语解释

古时指进士。唐代人极看重进士,宰相多由进士出身,故推重进士为白衣卿相,是说虽是白衣之士,但享有卿相的资望。

成语出处

五代·王定保《唐摭言·卷一·散序进士》:“缙绅虽位极人臣,不由进士者,终不为美,以至岁贡常不减八九百人,其推重谓之‘白衣公卿’,又曰‘一品白衫’。”

白首之心

成语拼音

bái shǒu zhī xīn

成语解释

老年时的壮志。

成语出处

唐·王勃《滕王阁序》:“老当益壮,宁移白首之心?穷且益坚,不坠青云之志。”

白发千丈

成语拼音

bái fà qiān zhàng

成语解释

形容头发既白且长,表示人因愁思过重而容颜衰老。

成语出处

唐·李白《秋浦歌》诗:“白发三千丈,缘愁似个长。不知明镜里,何处得秋霜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