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第一个字是画的成语
画疆自守
成语解释
疆:境界,边界。按照已确定下来的区域驻守。比喻树立门户或固守门户之见
成语出处
孙中山《和平统一之通电》:“在统一未成之前,四派各画疆自守……先守和平之约,以企统一之成。”
画龙不成反为狗
成语解释
比喻模仿不到家,反而不伦不类。同“画虎不成反类狗”。
成语出处
《后汉书·儒林传上·孔僖》:“[僖与崔駰]同游太学,习《春秋》。因读吴王夫差时事,僖废书叹曰:‘若是,所谓画龙不成反为狗者。’”
画虎不成反类狗
成语解释
类:象。画老虎不成,却象狗。比喻模仿不到家,反而不伦不类。 >> 画虎不成反类狗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:“效季良不得,陷为天下轻薄子,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也。”
画地成图
成语解释
在地上画出地图,来说明山川河岳等地理形势。形容信手拈来,才能出众。 >> 画地成图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还谒大将军光,问千秋战斗方略,山川形势。千秋口对兵事,画地成图,无所忘失。 《汉书·张安世传》
画地为牢
成语解释
在地上画一个圈当做监狱。比喻只许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。 >> 画地为牢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汉·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故士有画地为牢,势不可入,削木为吏,议不可对,定计于鲜也。”
画虎不成
成语解释
比喻好高骛远,一无所成,反贻笑柄。 >> 画虎不成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东汉·班固《东观汉记》:“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;效杜季良而不成,陷为天下轻薄子,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也。”
画龙点睛
成语解释
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。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,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,使内容生动有力。 >> 画龙点睛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唐·张彦远《历代名画记·张僧繇》:“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,每云:‘点睛即飞去。’人以为妄诞,固请点之。须臾,雷电破壁,两龙乘云腾去上天,二龙未点眼者见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