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第一个字是匡的成语
匡其不逮
成语解释
匡:纠正。逮:及,达到。不逮:达不到的地方。对于达不到的地方给予纠正或帮助。亦作“匡所不逮”。
成语出处
《晋书·武帝纪》:“择其能正色弼违,匡救不逮者,以兼此选。”
匡衡凿壁
成语解释
后以之为刻苦读书的典实。 >> 匡衡凿壁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《西京杂记》卷二:“匡衡,字稚圭。勤学而无烛,邻舍有烛而不逮,衡乃穿壁引其光,以书映光而读之。”
匡国济时
成语解释
匡正国家,挽救时局。
成语出处
《隋书·帝纪第一·高祖上》:“匡国济时,除凶拨乱。”唐·李翱《卓异记·三十二年居相位》:“玄龄初与杜如晦为友,属隋室丧乱,未尝不慨然相顾,有匡国济时之心。”
匡谬正俗
成语解释
纠正错误,矫正陋习。
成语出处
唐·颜师古有《匡谬正俗》八卷。田北湖《与某生论韩文书》:“嗟呼!后人之于古人,人誉亦誉,人毁亦毁,因其一节之长,遗其全体之短,习非胜是,好恶不公,有起而匡谬正俗者,辄谓伤忠厚焉。”
匡时济俗
成语解释
匡:纠正;济:救助。拯救社会时局和风气,使之归于正道。
成语出处
唐·元稹《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一道》:“故禹拜昌言而嘉猷罔伏,汉征极谏而文学稍进,匡时济俗,罔不率繇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