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
第一个字是明的成语

????:2020-06-06 14:58

明鉴万里

成语拼音

míng jiàn wàn lǐ

成语解释

明:眼睛亮;鉴:洞察。对外面或远方的情况了解得很清楚。形容人料事准确,识见高明

成语出处

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89回:“谭道台昨夜筹画,果然明鉴万里。”

明鎗容易躲,暗箭最难防

成语拼音

míng qiāng róng yì duǒ,àn jiàn zuì nán fáng

成语解释

同“ 明槍好躲,暗箭難防 ”。 明 王錂 《春芜记·构衅》:“不免將些銀子與他,央他夜夜往 季 府後門帶領我家小廝們四下巡邏,倘若拿着 宋玉 ,事兒發作, 季老夫人 得知,一定賣那潑賤到隔江過海去,不然也打他幾十下,消了我這惡氣。正是明鎗容易躲,暗箭最難防。”亦作“ 明鎗容易躲,暗劍最難防 ”。 明 叶宪祖 《鸾鎞记·挫权》:“待我到丞相跟前去,背他一場是非,叫他明鎗容易躲,暗劍最難防。”

明珠夜投

成语拼音

míng zhū yè tóu

成语解释

投:抛掷,丢弃。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用和赏识,或好人误入歧途。也比喻珍贵的东西落入不识货人的手里

成语出处

梁启超《译印政治小说序》:“《六经》虽美,不通其义,不识其字,则如明珠夜投,按剑而怒也。”

明法审令

成语拼音

míng fǎ shěn lìng

成语解释

审:谨慎。申明法令,使人人遵守,谨慎发布命令,避免出现差错。

成语出处

《尉缭子·战威》:“明法审令,不卜筮而事吉;贵功养劳,不祷祠而得福。”

明推暗就

成语拼音

míng tuī àn jiù

成语解释

表面上推拒,暗地里接受。形容装腔作势、假意拒绝的样子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李渔《慎鸾交·债饵》:“那老婆子走来央求我,被我故意作难,说了几句明推暗就的话,少不得我前脚走到,他后脚自会赶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