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
第一个字是日的成语

????:2020-06-06 15:02

日乾夕惕

成语拼音

rì qián xī tì

成语解释

形容自早至晚勤奋谨慎,不敢懈怠。乾乾,自强不息貌;惕,小心谨慎。

成语出处

语出《易·乾》:“君子终日乾乾,夕惕若厉,无咎。”

日中为市

成语拼音

rì zhōng wéi shì

成语解释

日中:太阳当头,指正午;市:做买卖。中午进行交易做生意。原指古代物物交换的集市方式。后也形容偏僻地区的商业活动情形。

成语出处

《易·系辞下》:“日中为市,致天下之民,聚天下之货,交易而退,各得其所。”

日不暇给

成语拼音

rì bù xiá jǐ

成语解释

暇:空闲;给:足够。指事情繁多,时间不够,来不及做完。 >> 日不暇给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汉书·高帝纪下》:“虽日不暇给,规摹宏远矣。”

日中则昃,月盈则食

成语拼音

rì zhōng zé zè,yuè yíng zé shí

成语解释

昃:太阳偏西。太阳到了正午就要西斜,月亮盈满就要亏缺。比喻事物盛极必衰,或发展到一定限度就会向相反方向转化

成语出处

《周易·丰》:“日中则昃,月盈则食,天地盈虚,与时消息。”

日异月新

成语拼音

rì yì yuè xīn

成语解释

指发展或进步迅速,不断出现新事物、新气象。同“日新月异”。

成语出处

明·顾起元《客座赘语·巾履》:“近年以来,殊诡制,日异月新。”

日益月滋

成语拼音

rì yì yuè zī

成语解释

一天天一月月地增添、加多。

成语出处

唐·元稹《上令狐相公诗启》:“闲诞无事,遂专力于诗章。日益月滋,有诗千余首。”

日中必昃

成语拼音

rì zhōng bì zè

成语解释

比喻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,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。同“日中则昃”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19卷:“日中必昃,月满必亏。明公功名到此,已无可加,急流勇退,此其时矣。”

日昃旰食

成语拼音

rì zè gàn shí

成语解释

太阳偏西天色晚了才吃饭。形容勤于政事。

成语出处

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诘鲍》:“王者临浑履尾,不足喻危,假寐待旦,日昃旰食,将何为惧祸及也?”

日陵月替

成语拼音

rì líng yuè tì

成语解释

指逐渐衰落、弛退。

成语出处

唐·吴兢《贞观政要·君道》:“徵曰:‘观自古帝王,在于忧危之间,则任贤受谏。及至安乐,必怀宽怠,言事者惟令兢惧,日陵月替,以至危亡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