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
第一个字是三的成语

????:2020-06-06 15:03

三兽渡河

成语拼音

sān shòu dù hé

成语解释

佛教以兔、马、象三兽渡河入水之深浅,喻小、中、大三乘证道之高下。后泛指修行。

成语出处

《优婆塞戒经·三种菩提品》:“善男子,如恒河三兽俱渡:兔、马、香象。兔不至底,浮水而过;马或至底,或不至底;象则尽底。恒河水者,即是十二因缘河也。声闻渡时,犹如彼兔;缘觉渡时,犹如彼马;如来渡时,犹如香象,是故如来得名为佛。”

三环五扣

成语拼音

sān huán wǔ kòu

成语解释

形容捆绑结实。

成语出处

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51回:“四爷赶上一步,就势按倒,解他腰带,三环五扣的捆了一回。”

三差五错

成语拼音

sān chā wǔ cuò

成语解释

泛指差错。常指意外的事故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曾朴《孽海花》第22回:“要有什么三差五错,那事情就难说了!”

三妻四妾

成语拼音

sān qī sì qiè

成语解释

妻妾众多的意思。

成语出处

清 李渔《风筝误 逼婚》:“你做状元的人,三妻四妾,任凭再娶。”

三朋四友

成语拼音

sān péng sì yǒu

成语解释

泛指各种朋友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卷五:“常言‘同声相应,同气相求’,自有一班无赖子弟,三朋四友,和他擎鹰放鹞,驾犬驰马,射猎打生为乐。”

三夫之对

成语拼音

sān fū zhī duì

成语解释

泛指经过多人传播的流言。同“三夫之言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王濬传》:“今臣之信行,未若曾参之著;而谗构沸腾,非徒三夫之对,外内扇助,为二五之应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