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
第一个字是束的成语

????:2020-06-06 15:04

束修自好

成语拼音

shù xiū zì hǎo

成语解释

犹言束身自修。指约束自己,不与坏人坏事同流合污。

成语出处

清·郑燮《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》:“天束修自好者,岂无其人;经济自期,抗坏千古者,亦所在多有。”

束身就缚

成语拼音

shù shēn jiù fù

成语解释

束:捆。束身:自缚。缚:捆绑。比喻不加抵抗,甘愿被人擒捉。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段灼传》:“艾被诏书,即遣强兵,束身就缚,不敢顾望。”

束身自修

成语拼音

shù shēn zì xiū

成语解释

指约束自己,不与坏人坏事同流合污。

成语出处

《后汉书·卓茂传》:“[光武帝]乃下诏曰:‘前密令卓茂,束身自修,执节淳固,诚能为人所不能为。’”

束上起下

成语拼音

shù shàng qǐ xià

成语解释

犹承上启下。多用于诗文评语。

成语出处

清·魏秀仁《花月痕》第45回清·栖霞居士评阅:“下半折遥承第十回,以碧桃起波,引起下六回文字,亦束上起下必不可少之文。”

束手待死

成语拼音

shù shǒu dài sǐ

成语解释

比喻遇到困难不积极想办法,坐着等失败。同“束手待毙”。

成语出处
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十回:“曹兵既至,岂可束手待死,某愿助使君破之。”

束缊举火

成语拼音

shù yūn jǔ huǒ

成语解释

比喻求助于人。也比喻为人排难解纷。同“束缊请火”。

成语出处

清·钱谦益《吕季臣诗序》:“国破家亡,年衰岁暮,束缊举火,轹釜待炊,季臣意殊安之。”

束手就缚

成语拼音

shù shǒu jiù fù

成语解释

比喻不加抵抗,甘愿被人擒捉。同“束身就缚”。

成语出处
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五十四回:“吾计成矣:使刘备束手就缚,荆州反掌可得!”

束身修行

成语拼音

shù shēn xiū xíng

成语解释

束身:约束自身。约束自身,修养德行

成语出处

三国·魏·阮籍《大人先生传》:“往者群气争夺,万物死虑,支体不从,身为泥土,根拔枝殊,咸失其所,汝又焉得束身修行,磬折抱鼓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