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
第一个字是一的成语

????:2020-06-06 15:18

一掌遮天

成语拼音

yī zhǎng zhē tiān

成语解释

一只手把天遮住。形容依仗权势,玩弄手段,蒙蔽群众

成语出处

李六如《六十年的变迁》第十章:“泼妇骂街似地指着三姨太:‘你还敢一掌遮天吗?’”

一字不落

成语拼音

yī zì bù là

成语解释

落:丢下。指整篇文章都仔细逐字逐句地阅读或背诵

成语出处
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23回:“偶然两句吹到耳内,明明白白,一字不落,唱道是:‘原来姹紫嫣红开遍,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。’”

一言兴邦,一言丧邦

成语拼音

yī yán xīng bāng,yī yán sàng bāng

成语解释

邦:国家。指关键时刻一句话可以关系到国家的兴或亡。 >> 一言兴邦,一言丧邦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一言而兴邦,有诸?……一言而丧邦,有诸? 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子路》

一场误会

成语拼音

yī chǎng wù huì

成语解释

指一次错怪别人。 >> 一场误会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单立人和曲强开始意识到,这可能是一场误会,但也得问下去。 王朔《人莫予毒》

一鵰双兔

成语拼音

yī diāo shuāng tù

成语解释

唐 李林甫 、 张九龄 、 裴耀卿 并为相, 李 抑扬 张 、 裴 自得, 张 裴 二人罄折卑逊,时人窃言“一鵰挾兩兔”。见 唐 郑处诲 《明皇杂录》卷下及《新唐书·李林甫传》。后因以“一鵰雙兔”谓三人并列显位,一人势盛而两人受其挟制。 清 钱谦益 《曲江歌十绝句奉寄香山何相公》之四:“偃月堂深仗馬閒,一鵰雙兔竝朝班。書生漫自誇前識,只恨胡雛 軋犖山 。”

一纸千金

成语拼音

yī zhǐ qiān jīn

成语解释

一纸价值千金。极言诗文价值之高。

成语出处

宋·陈师道《题明发高轩过图》诗:“滕王蛱蝶江都马,一纸千金不当价。”

一目之士

成语拼音

yī mù zhī shì

成语解释

指见解片面,不能看到事物整体的人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李慈铭《越缦堂读书记·志雅堂杂抄》:“此书成于元代,道学之风甚盛,而能为是言,此是非之公也。近世一目之士,动以诋斥宋儒为莫逭之罪,亦愚甚矣。”

一家无二

成语拼音

yī jiā wú èr

成语解释

指一家之人没有两样。

成语出处

元·杨显之《潇湘雨》第一折:“这个女孩儿,也是有缘,我认了做义女,她自到我家来,倒也亲热,一家无二。”

一字师

成语拼音

yī zì shī

成语解释

指订正一字之误读,即可为师。亦指更换诗文中一、二字的老师。 >> 一字师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五代·王定宝《唐摭言·切磋》载李相读《春秋》,叔孙婼之“婼”应读“敕略切”,李误为“敕晷切”,小吏言之,公大惭愧,“命小吏受北面之礼,号曰‘一字师’”。

一字一句

成语拼音

yī zì yī jù

成语解释

形容人说话清楚从容。

成语出处

林兰《红棉袄》:“三婶子一点一点撕着那发了黑的棉花,一字一句地说:‘老三那孩子言不出语不进的,写不上,算不上,工作团咋派上他这个老实疙瘩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