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第一个字是一的成语
一指蔽目,不见泰山
成语解释
蔽:遮盖;泰山:山名。一根手指挡住了眼睛,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。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,看不到全局或整体
成语出处
谢觉哉《关于独立思考》:“至于全体的事,不管好处多大,总是‘一指蔽目,不见泰山’。”
一沐三捉发
成语解释
比喻求贤心切。 >> 一沐三捉发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我一沐三捉发,一饭三吐哺,起以待士,犹恐失天下之贤人。 《史记·鲁周公世家》
一家老小
成语解释
指全家人。
成语出处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十回:“当日接了书信,便与弟曹德及一家老小四十余人,带从者百余人,车百余辆,径望兖州而来。”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七卷:“你若无事退回,我自养你一家老小,如要原钱还府,也是我出。”
一夔一契
成语解释
夔契都是舜时贤臣,后因以之喻良辅。
成语出处
宋·石介《庆历圣德颂》诗:“惟仲淹弼,一夔一契,天实赉予,予其敢忽。”宋·方岳《竹下》诗:“一夔一契付公等,某水某丘如我何。”
一人得道,鸡犬升天
成语解释
一个人得道面仙,全家连鸡、狗也都随之升天。比喻一个人做了官,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势。 >> 一人得道,鸡犬升天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汉·王充《论衡·道虚》:“淮南王学道,招会天下有道之人,倾一国之尊,下道术之士,是以道术之士并会淮南,奇方异术,莫不争出。王遂得道,举家升天,畜产皆仙,犬吠于天上,鸡鸣于云中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