动宾式成语

不知进退

bù zhī jìn tuì

不知道应当前进还是应当后退。比喻无决断。也形容言语行动没有分寸。

成语出处

宋·洪迈《容斋续笔》卷十一:“慕容绍宗挫败侯景,一时将帅皆莫及,而围攻颖川,不知进退,赴水而死。”

不知人间有羞耻事

bù zhī rén jiān yǒu xiū chǐ shì

形容无耻到极点。 >> 不知人间有羞耻事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宋·欧阳修《与高司谏书》:“足下犹能以面目见士大夫,出入朝中称谏官,是足下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。”

不知所云

bù zhī suǒ yún

云:说。不知道说得是些么。形容说话内容混乱,无法理解。 >> 不知所云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三国·蜀·诸葛亮《出师表》:“临表涕泣,不知所云。”

附庸风雅

fù yōng fēng yǎ

附庸:依傍,追随;风雅:泛指诗歌。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,参加有关文化活动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四十二回:“喜欢便宜,暗中上当,附庸风雅,忙里偷闲。”

不知去向

bù zhī qù xiàng

向:方向。不知道哪里去了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一回:“宣王问曰:‘如今红衣小儿何在?’答曰:‘自教歌之后,不知去向。’”

不知所以

bù zhī suǒ yǐ

成语正音

以,不能读作“jǐ”。

以:原因。不明白为什么是这样。指不知道原因。

成语出处

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七十四回:“黄天祥不知所以,抬头看时,不觉神魂飘荡,一会儿不知南北,昏昏惨惨,被步下军卒生擒下马,绳缚二臂。”

不知好歹

bù zhī hǎo dǎi

不知道好坏。多指不能领会别人的好意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二十六回:“三老道:‘你这猴子,不知好歹。那果子一闻,活三百六十岁;吃一个,活四万七千年;叫做“万寿草还丹”。’”

不知所措

bù zhī suǒ cuò

成语正音

措,不能读作“xī”。

措:安置,处理。不知道怎么办才好。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。 >> 不知所措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论语·子路》:“则民无所措手足。”《三国志·吴书·诸葛恪传》:“哀喜交并,不知所措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