动宾式成语

不见天日

bù jiàn tiān rì

比喻社会黑暗,见不到一点光明。

成语出处

宋·魏泰《东轩笔录》卷八:“福州之人,以为终世不见天日也,岂料端公赐问,然某尤为绛所苦者也。”

独竖一帜

dú shù yī zhì

单独树起一面旗帜。比喻独特新奇,自成一家。同“独树一帜”。

成语出处

清·袁枚《随园诗话》:“所以能独竖一帜者,正为不袭盛唐窠臼也。”

不拘一格

bù jū yī gé

成语正音

一,不能读作“yì”。

拘:限制;格:规格,方式。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。 >> 不拘一格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清·龚自珍《己亥杂诗》:“我劝天公重抖擞,不拘一格降人才。”

笃定泰山

dǔ dìng tài shān

像泰山那样稳定。比喻有绝对把握,无须忧虑。

成语出处

周而复《上海的早晨》第一部:“那没问题,包在我身上,笃定泰山。”

独善吾身

dú shàn wú shēn

指只顾自己,不管别人。同“独善其身”。

成语出处

郭沫若《星空·孤竹君之二子》:“我在这高天厚地之中发誓宣明:我只能离群索居,独善吾身!”

不假思索

bù jiǎ sī suǒ

成语正音

假,不能读作“jià”。

假:假借,依靠。形容做事答话敏捷、熟练,用不着考虑。

成语出处

宋·黄榦《黄勉斋文集》卷四:“戒惧谨独,不待勉强,不假思索,只是一念之间,此意便在。”

独有千古

dú yǒu qiān gǔ

具有流传久远的价值;具有独特的专长或优点。同“独有千秋”。

成语出处

清·翁方纲《石洲诗话》卷七:“唐之李义山(李商隐)、宋之黄涪翁(黄庭坚),皆杜法也。先生撮在此一首中,真得其精微矣。方翁(陆游)、道园(虞集)皆未尝有此等议论,即使不读遗山诗集,已自可以独有千古矣。”

不计其数

bù jì qí shù

成语正音

数,不能读作“shǔ”。

没法计算数目。形容很多。

成语出处

宋·魏了翁《奏措京湖诸郡》:“或谓官民兵在城内者约二十万,而散在四郊者,不计其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