复句式成语

人不为己,天诛地灭

rén bù wèi jǐ,tiān zhū dì miè

旧时指人不替自己打算,就会为天地所不容。

成语出处

刘少奇《论共产党员的修养》:“这种人的脑筋,浸透着剥削阶级的思想意识,他相信这样的话:‘人不为己,天诛地灭’……他甚至用这一大套剥削阶级的话,来为他的自私自利和个人主义辩护。”

人心不足蛇吞象

rén xīn bù zú shé tūn xiàng

比喻人贪心不足,就象蛇想吞食大象一样。 >> 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山海经·海内南经》:“巴蛇食象,三岁而出其骨。”战国楚·屈原《天问》:“一蛇吞象,厥大何如?”

人无远虑,必有近忧

rén wú yuǎn lǜ,bì yǒu jìn yōu

虑:考虑;忧:忧愁。人没有长远的考虑,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。表示看事做事应该有远大的眼光,周密的考虑。 >> 人无远虑,必有近忧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先秦·孔子《论语·卫灵公》:“子曰:‘人无远虑,必有近忧。’”

三十六计,走为上计

sān shí liù jì,zǒu wéi shàng jì

成语正音

为,不能读作“wèi”。

原指无力抵抗敌人,以逃走为上策。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,没有别的好办法,只能出走。 >> 三十六计,走为上计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南齐书·王敬则传》:“檀公三十六策,走是上计。”

三人行,必有我师

sān rén xíng,bì yǒu wǒ shī

三个人一起走路,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。指应该不耻下问,虚心向别人学习。

成语出处

《论语·述而》:“三人行,必有吾师焉。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