紧缩式成语

读不舍手

dú bù shě shǒu

舍:舍得,愿意。读书读到有兴趣时舍不得放下。

成语出处

宋·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·参寥》:“爱其诗,读不舍手;属其谈,挽不听去。”

佛头加秽

fó tóu jiā huì

比喻不好的东西放在好东西上面,玷污的好的东西。 >> 佛头加秽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七:“崔相公入寺,见鸟雀于佛头上放粪,乃问师曰:‘鸟雀还有佛性也无?’师曰:‘有。’崔曰:‘为什么向佛头上放粪?’师曰:‘是伊为什么不向鹞子头上放?’”

度己以绳

duó jǐ yǐ shéng

绳:纠正,约束。指一定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,使自己的行为合乎法度。

成语出处

《荀子·非相》:“故君子之度己以绳,接人则用抴。”

不寒而栗

bù hán ér lì

成语正音

而,不能读作“ěr”。

栗:畏惧,发抖。不冷而发抖。形容非常恐惧。 >> 不寒而栗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酷吏列传》:“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,其后郡中不寒而栗,滑民佐吏为治。”

不攻自破

bù gōng zì pò

成语正音

破,不能读作“pè”。

无须攻击,自己就会破灭。形容论点站不住脚,经不起反驳或攻击。

成语出处

唐·顾德章《上中书门下及礼院详议东都太庙修废状》:“是有都立庙之言,不攻而自破也。”

蠹众木折

dù zhòng mù zhé

蛀虫多了,木头就要折断。比喻不利的因素多了,就能造成灾祸。

成语出处

《商君子·修权》:“蠹众而木折,隙大而墙坏。”

篝灯呵冻

gōu dēng hē dòng

置灯于笼中,并以口气嘘物取暖。比喻写作之勤奋

成语出处

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续录》:“因为简择数条,附此录之末,以不没其篝灯呵冻之劳。”

不打自招

bù dǎ zì zhāo

成语正音

招,不能读作“zhǎo”。

旧指没有用刑就招供。比喻做了坏事或有坏的意图自我暴露出来。 >> 不打自招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十七回:“也是个不打自招的怪物,他忽然说出道:后日是他母难之日,邀请诸邪来作生日。”

独鹤鸡群

dú hè jī qún

一只鹤站在鸡群中。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超群出众。

成语出处

晋·戴逵《竹林七贤论》:“嵇绍入洛,或谓王戎曰:‘昨于稠人中始见嵇绍,昂昂然若野鹤之在鸡群。’”南朝梁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容止》:“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。”

不耻最后

bù chǐ zuì hòu

因为跑到最后而感到可耻。比喻凡是只要坚持到底,就能达到目的。 >> 不耻最后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韩非子·喻老》:“夫诱道争远,非先则后也。而先后心皆在于臣,上何以调于马,此君之所以后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