紧缩式成语

盖棺事已

gài guān shì yǐ

盖:遮盖;已:停止。人死了,事情才算完结。泛指终身坚持或追求某种事业

成语出处

唐·杜甫《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》:“盖棺事则已,此志常觊豁。”

戤米囤饿杀

gài mǐ tún è shā

戤:依靠;囤:盛粮食的器物。依着米囤挨饿。比喻守财自苦

成语出处

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一卷:“徒然守着他,救不得饥饿。真是戤米囤饿杀了。”

防不胜防

fáng bù shèng fáng

成语正音

胜,不能读作“shēnɡ”。

防:防备;胜:尽。形容防备不过来。

成语出处

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:“这种小人,真是防不胜防。”

防不及防

fáng bù jí fáng

防:防备。指想到防备却已来不及防备。

成语出处

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67回:“可见小人之伺君子,每于所忽,有防不及防者也。”

北辕适楚

běi yuán shì chǔ

北辕:车子向北行驶;适:到。楚在南方,赶着车往南走。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。 >> 北辕适楚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战国策·魏策四》:“犹至楚而北行也。”汉·荀悦《申鉴·杂言下》:“先民有言:适楚而北辕者,曰:‘吾马良,用多,御善。’此三者益侈,其去楚亦远矣。”

背若芒刺

bèi ruò máng cì

犹言芒刺在背。

成语出处
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二十回:“不意[曹操]专国弄权,擅作威福。朕每见之,背若芒刺。”

盖棺事定

gài guān shì dìng

犹盖棺论定。指人死后对其一生作出评价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冯惟敏《耍孩儿·骷髅诉冤》曲:“自古道盖棺事定,入土为安。”

盖棺定论

gài guān dìng lùn

指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到死后才能做出结论。同“盖棺论定”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吕坤《大明嘉议大夫刑部左侍郎新吾吕君墓志铭》:“善恶在我,毁誉由人,盖棺定论,无藉于子孙之乞言耳。”

道路藉藉

dào lù jí jí

藉藉:杂乱众多的样子。形容社会上纷纷互相传告

成语出处

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125回:“执事胸中方略,非局外人所能窥,而道路藉藉,或谓执事者将循政府之意,而从事于武力解决。”

道路指目

dào lù zhǐ mù

指目:手指而目视。道路上的人用手指着,用眼看着。形容事情十分明显

成语出处

邹韬奋《我们对于国事的态度和主张》:“迄今抗战阵营中尚潜伏着若干妥协主和分子,道路指目,当非空穴来风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