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
字的成语

????:2020-06-03 16:01
带口字的成语有哪些,例如唇干口燥这样含有口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?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口字的成语!

唇干口燥

成语拼音

chún gān kǒu zào

成语解释

形容说话过多而出现口干舌燥的现象。

成语出处

《古乐府·善哉行》:“来日大难,口燥唇干。”

垂饵虎口

成语拼音

chuí ěr hǔ kǒu

成语解释

往虎口送食。比喻置身险地。

成语出处

《文选·司马迁》:“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,深践戎马之地,足历王庭,垂饵虎口。”张铣注:“垂饵,犹送食也。”

赤口烧城

成语拼音

chì kǒu shāo chéng

成语解释

赤舌:指谗言。比喻谗言为害极其严重

成语出处

明·杨慎《后蚊赋》:“谮有国兮,赤口烧城;烦言喷兮,积毁销骨。”

谗口嚣嚣

成语拼音

chán kǒu áo áo

成语解释

谗:说别人坏话;嚣嚣:众口谗毁的样子。形容众人以谗言诋毁人

成语出处

《诗经·小雅·十月之交》:“无罪无辜,谗口嚣嚣。”

谗慝之口

成语拼音

chán tè zhī kǒu

成语解释

谗:说别人坏话;慝:邪恶。进谗言的恶人的嘴

成语出处

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愿以间执谗慝之口。”

谗口铄金

成语拼音

chán kǒu shuò jīn

成语解释

谗言足以熔化金石。极言谗言毁贤害能之厉害。

成语出处

清·冒襄《影梅庵忆语》:“丁亥,谗口铄金,太行千盘,横起人面。”

金口木舌

成语拼音

jīn kǒu mù shé

成语解释

以木为舌的铜铃,即木铎,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。指宣扬教化的人。

成语出处

汉·扬雄《法言·学行》:“天之道不在仲尼乎?仲尼驾说者也;不在兹儒乎?如将复驾其所说,则莫若使诸儒金口而木舌。”

结舌钳口

成语拼音

jié shé qián kǒu

成语解释

结舌:不敢讲话;钳:夹。闭着嘴说不出话来。形容理屈词穷,无言以对或指内心恐惧

成语出处

宋·李纲《答宾劳》:“今子奋身寒苦,遭世隆昌,历金门,上玉堂,载笔螭坳,日侍清光,曾不能结舌钳口,循默自守。”

结舌杜口

成语拼音

jié shé dù kǒu

成语解释

结舌:舌头像打了结子,动弹不得。杜:堵塞。保持缄默,闭口不言。形容因恐惧而不敢说话。

成语出处

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杜周传》:“天下莫不望风而靡,自尚书近臣皆结舌杜口,骨肉亲属莫不股栗。”

缄口如瓶

成语拼音

jiān kǒu rú píng

成语解释

缄口:闭口不言。指说话谨慎,严守秘密

成语出处

明·胡文焕《群音类选·无名氏》:“想你掩耳偷铃,为你缄口如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