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中雌黄 阅读更多 关于口中雌黄 成语拼音 kǒu zhōng cí huáng 成语解释 雌黄:即鸡冠石,过去写字用黄纸,写错了就用雌黄涂沫后重写。随口更改说得不恰当的话。比喻言论前后矛盾,没有一定见解。 >> 口中雌黄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《晋书·王衍传》:“义理有所不安,随即更改,世号口中雌黄。”
口是心苗 阅读更多 关于口是心苗 成语拼音 kǒu shì xīn miáo 成语解释 犹言为心声。言语是思想的反映,从一个人的话里可以知道他的思想感情。 成语出处 元·白朴《梧桐雨》第四折:“氤氲篆烟袅,昏惨剌银灯照。玉漏迢迢,才是初更报。暗觑清霄,盼梦里他来到。却不道口是心苗,不住的频频叫。”
口中蚤虱 阅读更多 关于口中蚤虱 成语拼音 kǒu zhōng zǎo shī 成语解释 比喻极易消灭的敌人,犹如口中之虱。故又作“口中虱”。 成语出处 《韩非子·七术》:“(王)以临东阳,则邯鄣口中虱也。”
口讲手画 阅读更多 关于口讲手画 成语拼音 kǒu jiǎng shǒu huà 成语解释 一面讲一面用手势帮助表达意思。形容详细地解说 成语出处 宋·黄庭坚《题跋》:“好学者从之请问,口讲手画,终席或至千字。”
口不择言 阅读更多 关于口不择言 成语拼音 kǒu bù zé yán 成语解释 指情急时说话不能正确用词表达或指说话随便。 成语出处 《北史·魏艾陵伯子华传》:“性甚褊急,当其急也,口不择言,手自捶击。”
口燥唇干 阅读更多 关于口燥唇干 成语拼音 kǒu zào chún gān 成语解释 口腔和嘴唇都干了。形容话说得很多或费尽口舌。 成语出处 三国魏·曹植《善哉行》:“来日大难,口燥唇干;今日相乐,皆当喜欢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