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
字的成语

????:2020-06-03 16:05
带愧字的成语有哪些,例如不愧不怍这样含有愧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?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愧字的成语!

不愧不怍

成语拼音

bù kuì bù zuò

成语解释

愧、怍:惭愧。形容光明正大,问心无愧。

成语出处

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仰不愧于天,俯不怍于人,二乐也。”

恬不知愧

成语拼音

tián bù zhī kuì

成语解释

安然处之,不以为耻。同“恬不知耻”。

成语出处

清·阎尔梅《房琯论》:“军法,大将失律者,斩。琯失律,宜斩;不斩而罢,已属非法,尚恬不知愧,宾客盈门。”

惭愧无地

成语拼音

cán kuì wú dì

成语解释

羞惭愧悔,无地自容。形容非常惭愧

成语出处

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22卷:“似道得词,惭愧无地。”

不愧下学

成语拼音

bù kuì xià xué

成语解释

不耻下问,虚心向地位低的人学习。

成语出处

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:“是以君王无羞亟问,不愧下学。”

妒富愧贫

成语拼音

dù fù kuì pín

成语解释

忌妒别人富裕,羞愧自己贫穷

成语出处
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53回:“奈他们有年老的懒于热闹,有家内没有人,又有疾病淹留,要来竟不能来,有一等妒富愧贫不肯来的。”

不愧不作

成语拼音

bù kuì bù zuò

成语解释

愧、怍:惭愧。光明正大,问心无愧。

成语出处

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仰不愧于天,俯不怍于人,二乐也。”

衾影无愧

成语拼音

qīn yǐng wú kuì

成语解释

指在私生活中无丧德败行之事问心无愧

成语出处

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:“我们讲理学的人,最讲究的是‘慎独’工夫,总要能够衾影无惭,屋漏不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