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带纳字的成语
带纳字的成语有哪些,例如芥纳须弥这样含有纳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?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纳字的成语!
芥纳须弥
成语解释
须弥:传说中的古印度山名。佛教说法,小小的芥子可包容须弥大山或整个世界
招降纳叛
成语解释
原指收容接纳敌方投降叛变过来的人,以扩大自己的势力。现指收罗坏人,结党作恶。
成语出处
《宋史·刘光世传》:“楚州破,命光世节制诸镇,力守通泰。完颜昌屯承楚,光世知其众思归,欲携贰之。……获敌不杀,令持钱文示其徒,有欲归者,扣江执钱为信。归者不绝。”
川泽纳污
成语解释
以湖泊江河能容纳各种水流的特性。比喻人有涵养,能包容所有的善恶、毁誉。
成语出处
《左传·宣公十五年》:“谚曰:‘高下在心,川泽纳污,山薮藏疾,瑾瑜匿瑕。’国君含垢,天之道也。”
藏污纳垢
成语解释
污、垢:肮脏的东西。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。 >> 藏污纳垢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清·孙雨林《皖江血·定计》:“收回那十八省剩水残山,洗尽这二百年藏污纳垢。”
深文周纳
成语解释
周纳:罗织罪名。指苛刻地或歪曲地引用法律条文,把无罪的人定成有罪。也指不根据事实,牵强附会地给人硬加罪名。
成语出处
《史记·酷吏列传》:“与赵禹共定诸律令,务在深文。”《汉书·路温舒传》:“上奏畏却,则锻炼而周纳之。”
纳士招贤
成语解释
招:招收;贤:有德有才的人;纳:接受;士:指读书人。招收贤士,接纳书生。指网罗人才。
成语出处
《战国策·燕策一》:“燕昭王即位,卑身厚币以招贤者。”元·马致远《陈抟高卧》第二折:“早则是泽及黎民,又待要招贤纳士礼殷勤,币帛降玄纁。”
瓜田不纳履,李下不正冠
成语解释
比喻避嫌疑。同“瓜田不纳履,李下不整冠”。
成语出处
《艺文类聚》卷四一引三国·魏·曹植《君子行》:“君子防未然,不处嫌疑间;瓜田不纳履,李下不正冠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