偏正式成语

劚玉如泥

míng yù rú ní

形容刀刃极其锋利。

成语出处

南朝·梁·陶弘景《古今刀剑录》:“董卓少时耕野,得一刀,无文字,四面隐起作山云文,劚玉如泥。”

至死不渝

zhì sǐ bù yú

成语正音

渝,不能读作“yù”。

至:到;渝:改变。到死都不改变。

成语出处

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中庸》:“国无道,至死不变,强哉矫!”

众议纷纭

zhòng yì fēn yún

纷纭:多而杂乱。指各种各样的说法都有

成语出处

明·酉阳野史《续三国演义》第55回:“有言宜调代辽氏貉诸附属之兵,与国家出力者,众议纷纭。”

中江举帆

zhōng jiāng jǔ fān

中:到中心;举:升起,扬起。到江中心升起船帆

成语出处

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》:“十舰最著前,中江举帆,余船以次俱进。”

自知之明

zì zhī zhī míng

自知:自己了解自己;明:看清事物的能力。指了解自己的情况,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。 >> 自知之明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老子》第三十三章:“知人者智也,自知者明也。”

自崖而反

zì yá ér fǎn

崖:崖岸;反:通“返”,回。旧时送行辞。

成语出处

《庄子·山木》:“君其涉于江而浮于,望之而不见其崖,愈往而不知其所穷,送君者皆自崖而反,君自此远矣”

指瑕造隙

zhǐ xiá zào xì

犹言寻找事端,制造分裂。瑕,玉上的斑点。隙,裂缝。

成语出处

宋·朱熹《少帅魏国张公行状下》:“彼或内变既平,指瑕造隙,肆无厌之欲,发难从之请,其将何词以对?”

自由泛滥

zì yóu fàn làn

指某种错误的思想言行没有约束,到处扩散。

成语出处

邓小平《党的组织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迫切任务》:“但是如果我们不及时注意和采取坚定的措施加以制止,而任其自由泛滥,就会影响更多的人走上邪路,后果就不能非常严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