偏正式成语

管窥之见

guǎn kuī zhī jiàn

管窥:从管中看物。管筒所窥见的地方极小。比喻见解局限、偏颇、肤浅

成语出处

《魏书·魏收传》:“仰恃皇造宿眷之隆,敢陈愚昧管窥之见。”

不肖子孙

bù xiào zǐ sūn

成语正音

肖,不能读作“xiāo”。

不肖:不象,不贤。指品德差,没出息,不能继承先辈事业的子孙或晚辈。

成语出处

《庄子·天地》:“亲之所言而然,所行而善,则世俗谓之不肖子。”《孟子·万章上》:“丹朱之不肖,舜之子亦不肖。”

管窥之说

guǎn kuī zhī shuō

管窥:从管中看物。比喻见解局限、偏颇、肤浅

成语出处

鲁迅《集外集·小引》:“陀思妥夫斯基的人和他的作品,本是一时研究不尽的,统论全般,决非我的能力所及,所以这只好算作管窥之说。”

不祥之兆

bù xiáng zhī zhào

成语正音

兆,不能读作“zào”。

兆:预兆。不吉利的预兆。

成语出处

后唐 王仁裕《开元天宝遗事 风流阵》:“时议以为不祥之兆,后果有禄山兵乱。”

拂衣而去

fú yī ér qù

形容很生气,一甩袖子就走了。 >> 拂衣而去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子敬瞋目曰:‘远惭荀奉倩,近愧刘真长。’遂拂衣而去。 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方正》

不舞之鹤

bù wǔ zhī hè

舞:舞蹈。不舞蹈的鹤。比喻名不副实的人。也用来讥讽人无能。 >> 不舞之鹤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排调》:“昔羊叔子有窑主善舞,尝向客称之。客试使驱来,氃氋而不肯舞。”

负暄之献

fù xuān zhī xiàn

暄:温暖。原指冬天晒太阳取暖当成一种好方法献给国君。后用来谦称自己的贡献很微小。也比喻所献出的东西并不贵重难得。 >> 负暄之献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宋国有田夫,常衣缦缊黂,仅以过冬。暨春东作,自曝于日,不知天下之有广厦隩室,绵纩狐狢。顾谓妻曰:‘负日之暄,人莫知之,以献吾君。’ 《列子·杨朱》

不祧之祖

bù tiāo zhī zǔ

祧:古代帝王的远祖的祠堂。不迁入祧庙的祖先。比喻创立某种事业而受到尊崇的人。

成语出处

《宋史·礼志九》:“今太祖受命开基,太宗缵承太宝,则百世不祧之庙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