偏正式成语

隔年皇历

gé nián huáng lì

比喻过时的事物或陈旧的经验,在新的情况下已经用不上。

成语出处

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100回:“隔年的皇历,好一本子冷帐,闲着手要捉虱子,没工夫去揭他了。”

隔岸观火

gé àn guān huǒ

隔着河看人家着火。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去求助,在一旁看热闹。

成语出处

唐·乾康《投谒齐已》:“隔岸红尘忙似火,当轩青嶂冷如冰。”

变徵之声

biàn zhǐ zhī shēng

征:古代五声之一。乐声中征调变化,常作悲壮之声。 >> 变徵之声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高渐离击筑,荆柯和而歌,为变徵之声,士皆垂泪涕泣。 《史记·刺客列传》

遍体鳞伤

biàn tǐ lín shāng

成语正音

遍,不能读作“piàn”。

浑身受伤,伤痕象鱼鳞一样密。形容受伤很重。

成语出处

清 吴趼人《痛史》第六回:“打的遍体鳞伤,着实走不动了。”

割襟之盟

gē jīn zhī méng

割襟:指腹为婚时,各自割下衣襟,彼此珍藏作为信物。指男女在未出生前就由其父母订立下婚约。

成语出处

《元史·刑法志·二·户婚》:“诸男女议婚,有以指腹割衿为定婚者,禁之。”

格格不入

gé gé bù rù

成语正音

不;可以读作“bú”。

格格:阻碍,隔阂。形容彼此不协调,不相容。

成语出处

《礼记·学记》:“发然后禁,则扞格而不胜。”

便宜行事

biàn yì xíng shì

成语正音

便,不能读作“pián”。

便宜:方便,适宜。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斟酌处理,不必请示。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萧相国世家》:“即不及奏上,辄以便宜施行,上来以闻。”

遍地开花

biàn dì kāi huā

成语正音

遍,不能读作“piàn”。

比喻好的事物到处涌现或普遍发展。

成语出处

魏焕宗《山区巧打麻雀战》:“史家寨的民兵,掌握了敌人夜间出动的规律,打了他个伏击;军城游击小组配合部队……总之,这两三天是遍地开花。”

焚如之祸

fén rú zhī huò

焚如:指燃烧或火灾。遭受火烧的灾祸

成语出处

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明帝纪》:“人神弗右,而非罪师丹忠正之谏,用致丁、傅焚如之祸。”

喋喋不休

dié dié bù xiū

喋喋:形容说话多;体:停止。唠唠叨叨,说个没完没了。 >> 喋喋不休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汉书·张释之传》:“夫绛侯、东阳侯称为长者,此两人言事曾不能出口,岂效此啬夫喋喋利口捷给哉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