偏正式成语

耳食之论

ěr shí zhī lùn

形容听来的没有确凿根据的言论。同“耳食之谈”、“耳食之言”。

成语出处
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六国年表序》:“学者牵于所闻,见秦在帝位日浅,不察其终始,因举而笑之,不敢道,此与以耳食无异。”

犯而勿校

fàn ér wù xiào

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。同“犯而不校”。

成语出处

鲁迅《且介亭杂文末编·女吊》:“只有明明暗暗,吸血吃肉的凶手或其帮闲们,这才赠人以‘犯而勿校’或‘勿念旧恶’的格言。”

耳旁风

ěr páng fēng

同“耳边风”。在耳边吹过的风。比喻听了不放在心上的话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二十一回:“又听袭人叹道:‘姊妹们和气,也有个分寸礼节,也没个黑家白日闹的!凭人怎么劝,都是耳旁风。”

暴露无遗

bào lù wú yí

成语正音

露,不能读作“lòu”。

暴露:显露,显现;遗:遗漏。全都暴露出来。

成语出处

杜鹏程《保卫延安》第二章:“只要在这里发现敌人主力,那敌人一切诡计就暴露无遗。”

儿女之情

ér nǚ zhī qíng

特指男女之间缠绵的恋情。同“儿女私情”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12卷:“孩儿今已离尘奉道,岂复有儿女之情。”

道边苦李

dào biān kǔ lǐ

比喻庸才,无用之才。 >> 道边苦李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雅量》:“王戎七岁,尝与诸小儿游,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,诸儿竞走取之,唯戎不动。人问之,答曰:‘树在道边而多子,此必苦李。’取之信然。”

儿女亲家

ér nǚ qìng jiā

指两家儿女结为婚姻的亲戚关系。

成语出处

《花月痕》第52回:“历有数年,便发起财,也娶了亲,与秃头做个儿女亲家。”

耳顺之年

ér shùn zhī nián

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。指60岁的代称。

成语出处

先秦·孔子《论语·为政》: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,七十而从心所欲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