偏正式成语

与古为徒

yǔ gǔ wéi tú

古:古人,古代;徒:同类人。同古人做朋友。借古讽今或推崇古人

成语出处

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人间世》:“内直者与天为徒,外曲者与人为徒;成而上比者,与古为徒。”

指桑骂槐

zhǐ sāng mà huái

成语正音

槐,不能读作“ɡuǐ”。

指着桑树骂槐树。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,实际上是骂那个人。 >> 指桑骂槐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他每日边指桑树骂槐树,百般称快。 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词话》第六十二回

与时俯仰

yǔ shí fǔ yǎng

时:时势;俯仰:随宜应付。跟着世风进退

成语出处

汉·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故且从俗浮沉,与时俯仰,以通其狂惑。”

一曲阳关

yī qǔ yáng guān

阳关:古曲调名,古人在送别时唱。比喻别离。

成语出处

宋·苏轼《渔家傲·送张元唐省亲秦州》词:“一曲阳关情几许,知君欲向秦川去。”宋·柳永《少年游》词:“一曲阳关,断肠声尽,独自凭兰桡。”

与世靡争

yǔ shì mǐ zhēng

靡:无。不跟社会上的人发生争执。是一种消极的回避矛盾的处世态度

成语出处

晋·潘岳《许由颂》:“邈哉许公,执真履贞,辞尧天下,抱朴隐形,川停岳峙,澹泊无营,栖迟高山,与世靡争。”

骤雨不终日

zhòu yǔ bù zhōng rì

骤:急速;终:竟,从开始到末了;终日:整天。攀雨下不了整天。比喻势头很猛不能持久

成语出处

春秋·楚·李耳《老子》第23章:“飘风不终朝,骤雨不终日。”

中原逐鹿

zhōng yuán zhú lù

指群雄并起,争夺天下。 >> 中原逐鹿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秦失其鹿,天下共逐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