恍然自失 阅读更多 关于恍然自失 成语拼音 huǎng rán zì shī 成语解释 恍然:仿佛;自失:好像失去了什么。形容猛然醒悟后,心神不定的样子 成语出处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37卷:“程客恍然自失道:‘莫非是做梦么?’”
不以为然 阅读更多 关于不以为然 成语拼音 bù yǐ wéi rán 成语解释 然:是,对。不认为是对的。表示不同意或否定。 成语出处 宋·苏轼《再乞罢详定役法状》:“右臣先曾奏论前衙一役,只当招募,不当定差,执政不以为然。”
天理昭然 阅读更多 关于天理昭然 成语拼音 tiān lǐ zhāo rán 成语解释 天理:天道。旧称天能主持公道,善恶报应分明 成语出处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33卷:“你却如何杀了丈夫,劫了十五贯钱,逃走出去?今日天理昭然,有何理说!”
漠然置之 阅读更多 关于漠然置之 成语拼音 mò rán zhì zhī 成语解释 置:放。很冷淡地把它搁在一边。指对人或事态度冷淡,放在一边不理。 成语出处 宋 高斯得《耻堂存稿 直前奏事》:“今被灾之地既广,旧由比固当悉援,然亦安可漠然视之,然徒责之诸司州郡乎?”
浑然一体 阅读更多 关于浑然一体 成语拼音 hún rán yī tǐ 成语解释 浑然:混同在一起的样子。融合成一个整体,不可分割。也形容文章绘画,布置匀整,结构谨严。 成语出处 《二程遗书》卷二上:“学者须先识仁。仁者,浑然与物同体。义、礼、知、信皆仁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