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材达识 阅读更多 关于通材达识 成语拼音 tōng cái dá shí 成语解释 指博学多才、见识练达的人。同“通才练识”。 成语出处 宋·曾巩《寄欧阳舍人书》:“至于通材达识,义烈节士,嘉言善状,皆见于篇,则足为后法。”
浅见薄识 阅读更多 关于浅见薄识 成语拼音 qiǎn jiàn bó shí 成语解释 浅见:肤浅的见解。形容见闻不广,知识贫乏 成语出处 明·罗贯中《平妖传》第二回:“此诗浅见薄识,乃荒唐之说,不知此乃坐井观天,浅见薄识之辈。”
浅见寡识 阅读更多 关于浅见寡识 成语拼音 qiǎn jiàn guǎ shí 成语解释 浅见:肤浅的见解;寡识:见识很少。形容见闻不广,知识贫乏 成语出处 宋·苏舜钦《上范公参政书》:“今辄条数事,布于左右,非出于浅见寡识。”
目不识书 阅读更多 关于目不识书 成语拼音 mù bù shí shū 成语解释 指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;不甚识字或不识字。 成语出处 宋·司马光《涑水记闻》第16卷:“目不识书,而能口占作诗,颇有才思。”
才蔽识浅 阅读更多 关于才蔽识浅 成语拼音 cái bì shí qiǎn 成语解释 蔽:塞而不通。才能蔽塞见识浅陋。 成语出处 南朝·梁·江淹《萧重让扬州表》:“臣才蔽识浅,非集誉于乡曲;荣降宠臻,乃假翼于皇极。”
不识之无 阅读更多 关于不识之无 成语拼音 bù shí zhī wú 成语解释 连“之”字、“无”字都不认识。形容人不识字,文化水平很低。 >> 不识之无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唐·白居易《与元九书》:“仆始生六七月时,乳母抱弄于书屏下,有指‘无’字、‘之’字示仆者,仆虽口未能言,心已默识。”
不识泰山 阅读更多 关于不识泰山 成语拼音 bù shí tài shān 成语解释 不认识泰山。比喻见闻太窄,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。 成语出处 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二回:“师父如此高强,必是个教头。小儿有眼不识泰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