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字成语

终始不渝

zhōng shǐ bù yú

自始至终,一直不变。

成语出处

《旧唐书·姚(王寿)传》:“卿早荷朝恩,委任斯重。居中作相,弘益已多;防边训兵,心力俱尽。岁寒无改,终始不渝。”

锱铢必较

zī zhū bì jiào

成语正音

锱,不能读作“liú”。

锱、铢:都是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。形容非常小气,很少的钱也一定要计较。也比喻气量狭小,很小的事也要计较。

成语出处

《荀子·富国》:“割国之锱铢以赂之,则割定而欲无厌。”

以文害辞

yǐ wén hài cí

指拘于文字而误解整个语句的意义。

成语出处

《孟子·万章上》:“故说《诗》者,不以文害辞,不以辞害志。以意逆志,是为得之。”朱熹集注:“文,字也。辞,语也……言说《诗》之法,不可以一字而害一句之义,不可以一句而害设辞之志。”

拙口笨腮

zhuō kǒu bèn sāi

嘴巴笨拙。指不善于言辞。

成语出处

清·宣鼎《夜雨秋灯录续集》卷三:“咬文嚼字,秀才当行;拙口笨腮,农人本色。”

主守自盗

zhǔ shǒu zì dào

窃取公务上自己看管的财物。

成语出处

《汉书·刑法志》:“守县官财物而即盗之。已论命复有笞罪者,皆弃市。”颜师古注:“即今律所谓主守自盗者也。”

恣意妄为

zì yì wàng wéi

成语正音

恣,不能读作“cì”;为,不能读作“wèi”。

恣意:任意,随意;妄为:胡作非为。随心所欲,胡作非为。

成语出处

《清史稿·列传二·诸王一》:“乾隆十三年,诏责神保住瓷意妄为,致两目成眚,又虐待兄女,夺爵。”

以刑致刑

yǐ xíng zhì xíng

对重罪施以轻刑,则罪犯无所畏惧,其结果将导致不断用刑。

成语出处

《商君书·靳令》:“罪重刑轻,刑至事生,此谓以刑致刑,其国必削。”又《去强》:“以刑致刑,国治。”《韩非子·饬令》:“罪重而刑轻,刑轻而则事生,此谓以刑致刑,其国必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