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字成语

哀鸿遍野

āi hóng biàn yě

成语正音

遍,不能读作“piàn”。

哀鸿:哀鸣的鸿雁。比喻啼饥号寒的灾民。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、呻吟呼号的饥民。 >> 哀鸿遍野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诗经·小雅·鸿雁》:“鸿雁于飞,哀鸣嗷嗷。”

大放悲声

dà fàng bēi shēng

放声痛哭。形容非常伤心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14回:“宝钗走到跟前,见凤姐已经停床,便大放悲声。”

挨风缉缝

āi fēng jī fèng

比喻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找门路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卷七:“但有一二分才貌的,那一个不挨风缉缝,央媒说合。”

大动干戈

dà dòng gān gē

成语正音

干,不能读作“ɡàn”。

大规模地进行战争。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。

成语出处

先秦 孔子《论语 季氏》:“邦分崩离析,而不能守也;而谋动干戈于邦内。”

哀告宾服

āi gào bīn fú

宾服:古指诸侯或边远部落按时朝贡,表示依服、服从。后泛指归顺、服从。指哀求饶恕,愿意服从。

成语出处

元·无名氏《延安府》第一折:“我见他慌悚踌躇,左支右吾,跪在街衢,哀告宾服。”

八府巡按

bā fǔ xún àn

巡按之名,起于明代,非固定职官,临时由朝廷委派监察御史担任,分别巡视各省,考核吏治。“八府巡按”常见于戏曲、小说,民间多视为清廉而有权势的大官。

大方之家

dà fāng zhī jiā

大方:大道理。原指懂得大道理的人。后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。

成语出处

《庄子·秋水》:“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