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字成语

自利利他

zì lì lì tā

自利:以利己为主的修养;利他:以利他人为目的的行为。佛教自称修身的最终目的,是完成自他二利,人人成佛。借指对己对人都有好处

成语出处

《佛遗教经·众生得度》:“自利利他,法皆具足。”

自做自当

zì zuò zì dāng

自己做了蠢事坏事,自己受累

成语出处

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38卷:“任珪道:‘不必缚我,我自做自当,并不连累你们。’”

知无不尽

zhī wú bù jìn

凡是知道的没有不尽说的。形容发表意见毫无保留

成语出处

《魏书·李冲传》:“冲竭忠奉上,知无不尽,出入忧勤,形于颜色。”

一支半节

yī zhī bàn jié

指一小部分。

成语出处

梁启超《新民说》第八节:“人民之望仁政以得一支半节之权利者,实含有亡国民之根性,明也。”

自生自死

zì shēng zì sǐ

自然地发生,生长,又自然地消灭。形容自然发展,无人过问

成语出处

宋·吕皓《上孝宗皇帝书》:“宜宥而不获宥,宜诛而不及诛,是虽匹夫之幸不幸,犹蝼蚁之自生自死于天地之间,固无损于造化之功也。”

一至于斯

yī zhì yú sī

竟到如此地步。同“一至于此”。

成语出处

南朝·梁·任昉《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表》:“家国之事,一至于斯。非臣之尤,谁任其咎!”

自上而下

zì shàng ér xià

从上到下

成语出处

邓小平《党与抗日民主政权》:“有的可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,有的可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,总以能教育群众、纠正错误、保证党的领导为原则。”

知书通礼

zhī shū tōng lǐ

有才学,懂礼仪

成语出处

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16回:“看了柴进、燕青出言不俗,知书通礼,先自有八分欢喜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