献可替否 阅读更多 关于献可替否 成语拼音 xiàn kě tì fǒu 成语解释 献:进;替:废。指劝善归过,提出兴革的建议。 成语出处 《左传·昭公二十年》:“君所谓可而有否焉,臣献其否以成其可。君所谓否而有可焉,臣献其可以去其否。”《后汉书·胡广传》:“臣闻君以兼览博照为德,臣以献可替否为忠。”
一替一句 阅读更多 关于一替一句 成语拼音 yī tì yī jù 成语解释 你一句,我一句,替换着讲 成语出处 清·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四回:“那知这张李二公,又亲自到厢房里来道谢,一替一句,又奉承了半日。”
进可替不 阅读更多 关于进可替不 成语拼音 jìn kě tì bù 成语解释 指向君主进献良策以废弃弊政。同“进可替否”。 成语出处 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外篇自叙》:“正色弼违,进可替不,举善弹枉,军国肃雍。”
心存目替 阅读更多 关于心存目替 成语拼音 xīn cún mù tì 成语解释 存:想念;替:废弃。心里虽然想念,但已废弃看望的行动 成语出处 晋·傅咸《赠何劭王济诗序》:“历试无效,且有家艰,心存目替,赋诗申怀。”
下陵上替 阅读更多 关于下陵上替 成语拼音 xià líng shàng tì 成语解释 在下者凌驾于上,在上者废弛无所作为。谓上下失序,纲纪废坠。陵,通“凌”。 成语出处 《左传·昭公十八年》:“于是乎下陵上替,能无乱乎?”
替古人耽忧 阅读更多 关于替古人耽忧 成语拼音 tì gǔ rén dān yōu 成语解释 指不必要的忧虑。 成语出处 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78回:“他伤的是他的子民,与你何干!且来宽衣服睡觉,莫替古人耽忧。”
上替下陵 阅读更多 关于上替下陵 成语拼音 shàng tì xià líng 成语解释 指上下失序,纲纪废坠。陵,通“凌”。同“下陵上替”。 成语出处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礼仪志》:“若君亡君之威,臣亡臣之仪,上替下陵,此谓大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