异口同声 阅读更多 关于异口同声 成语拼音 yì kǒu tóng shēng 成语解释 不同的嘴说出相同的话。指大家说得都一样。 成语出处 《宋书·庾炳之传》:“伏复深思,只有愚滞,今之事迹,异口同音,便是彰著,政未测得物之数耳。”
同时并举 阅读更多 关于同时并举 成语拼音 tóng shí bìng jǔ 成语解释 举:举行。在同一时间内进行 成语出处 陶菊隐《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》第70章:“吴进攻河南前,曾与阎锡山……等相约同时并举。”
同源异流 阅读更多 关于同源异流 成语拼音 tóng yuán yì liú 成语解释 指起始、发端相同而趋向、终结不同。 成语出处 明·何景明《寄粹夫》诗之一:“君就河内栖,予从关西役;同源异流止,抚事乘心迹。”
视同陌路 阅读更多 关于视同陌路 成语拼音 shì tóng mò lù 成语解释 指与亲人或熟人非常疏远。同“视若路人”。 成语出处 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20回:“他今有病,便视同陌路,此岂稍有人心者耶?”
三马同槽 阅读更多 关于三马同槽 成语拼音 sān mǎ tóng cáo 成语解释 隐指司马懿父子三人将篡夺魏的政权。也泛指阴谋篡权。 成语出处 《晋书·宣帝纪》:“三国魏正始后,司马懿与其子师昭执军政大权,屏除异己,时有‘三马同槽’之目。三马,隐指懿父子三人。”
可同患,难处安 阅读更多 关于可同患,难处安 成语拼音 kě tóng huàn,nán chǔ ān 成语解释 患:患难;处:相处,交往。只能共患难,不能同安乐。指忘恩负义的人 成语出处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越王勾践世家》:“且勾践为人,可与同患,难与处安。”
不可同年而语 阅读更多 关于不可同年而语 成语拼音 bù kě tóng nián ér yǔ 成语解释 两者相差很大,不能相提并论 成语出处 汉·贾谊《过秦论》:“试使山东之国,与陈涉变长挈大,比权量力,则不可同年而语矣。”
本同末异 阅读更多 关于本同末异 成语拼音 běn tóng mò yì 成语解释 本:本原。末:末流。比喻事物同一本原,而派生出来的末流则有所不同。 成语出处 魏·曹丕《典论·论文》:“夫文,本同而末异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