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声共气 阅读更多 关于同声共气 成语拼音 tóng shēng gòng qì 成语解释 比喻亲密无间,志趣相合。 成语出处 清·李渔《蜃中楼·耳卜》:“我想世上的人,同声共气的也有,谁似我们两个德性、才华,不争分寸。”
同气连根 阅读更多 关于同气连根 成语拼音 tóng qì lián gēn 成语解释 同气:指有共同的血统关系。比喻兄弟之亲,骨肉相连 成语出处 苏雪林《玉溪诗迷·乙》:“喻她们为双桐,有同气连根的意思。”
同声之应 阅读更多 关于同声之应 成语拼音 tóng shēng zhī yìng 成语解释 应:应和。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。指志趣、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,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成语出处 朱自清《白采的诗——羸疾者的爱》:“这里深入显出的工夫,使这样奇异的主人公能与我们亲近,让我们逐渐的了解他,原谅他,最后和他作同声之应。”
同日而言 阅读更多 关于同日而言 成语拼音 tóng rì ér yán 成语解释 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。同“同日而论”。 成语出处 《晋书·郗鉴传》:“及愍怀太子之废,可谓柔而有正。武秋失节之士,何可同日而言!”
同船合命 阅读更多 关于同船合命 成语拼音 tóng chuán hé mìng 成语解释 比喻处境相同,利害相关。 成语出处 清·钱彩《说岳全传》第12回:“一齐扯住了宗爷的衣服道:‘老元戎,你我四人乃是同船合命的。’”
同恶相济 阅读更多 关于同恶相济 成语拼音 tóng è xiāng jì 成语解释 同恶:共同作恶的人;济:助。坏人互相勾结,共同作恶。 成语出处 《史记·吴王濞列传》:“同恶相助,同好相留。”《三国志·魏书·武帝纪》:“马超成宜,同恶相济。”
同心竭力 阅读更多 关于同心竭力 成语拼音 tóng xīn jié lì 成语解释 指齐心尽力。同“同心毕力”。 成语出处 宋·司马光《交趾献奇兽赋》:“陛下诚有意于此,臣等敢不同心竭力,对扬而行之。”
同源异派 阅读更多 关于同源异派 成语拼音 tóng yuán yì pai 成语解释 指起始、发端相同而趋向、终结不同。同“同源异流”。 成语出处 清·李渔《闲情偶寄·词曲·结构》:“填词非末技,乃与史传诗文同源而异派者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