聆音察理 阅读更多 关于聆音察理 成语拼音 líng yīn chá lǐ 成语解释 听到声音就能明察事理。指善于分析。 成语出处 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14回:“我老孙,颇有降龙伏虎的手段,翻江搅海的神通;见貌辨色,聆音察理。”
众啄同音 阅读更多 关于众啄同音 成语拼音 zhòng zhòu tóng yīn 成语解释 犹众口一词。所有的人都说同样的话。 成语出处 《“五四”爱国运动资料·上海罢市救亡史》:“和会方开,公论犹在。青岛归我,众啄同音。”
遏密八音 阅读更多 关于遏密八音 成语拼音 è mì bā yīn 成语解释 遏:阻止;密:寂静。各种乐器停止演奏,乐声寂静。旧指皇帝死后停乐举哀。后也用以形容国家元首之死。 成语出处 《尚书·舜曲》:“三载,四海遏密八音。”
音稀信杳 阅读更多 关于音稀信杳 成语拼音 yīn xī xìn yǎo 成语解释 杳:深远,无影无声。音信一点也得不到 成语出处 元·无名氏《字字锦》曲:“想杀人也天,盼杀人也天,短命冤家,音稀信杳,莫不误约盟言。”
音问两绝 阅读更多 关于音问两绝 成语拼音 yīn wèn liǎng jué 成语解释 书信与消息都断绝。亦作“音问杳然”。 成语出处 唐·李复言《续玄怪录·卢造》:“后楚卒,元方护丧居江陵,数年间,音问两绝。”
弦外有音 阅读更多 关于弦外有音 成语拼音 xián wài yǒu yīn 成语解释 比喻话语中另有间接透露、没有明说的意思。 成语出处 南朝·宋·范晔《狱中与诸甥侄书》:“然至于一绝处,亦复何耶!其中体趣,言之不尽。弦外之意,不知所从而来。”
哓音瘏口 阅读更多 关于哓音瘏口 成语拼音 xiāo yīn tú kǒu 成语解释 犹言舌敝唇焦。形容说话之多,费尽口舌。 成语出处 梁启超《本馆第一百册祝辞》:“虽然,菲封不弃,敝帚自珍,哓音瘏口,亦已三年,言念前劳,不欲泯没。”
绕梁之音 阅读更多 关于绕梁之音 成语拼音 rǎo liáng zhī yīn 成语解释 形容歌声美妙动听,长久留在人们耳中。参见“余音绕梁”。 成语出处 晋陆机《演连珠》:“臣闻应物有方,居难则易。……是以充堂之芳,非幽兰所难,绕梁之音,实萦弦所思。”